。
三公告诉皇帝,朝廷商议觉得迁都长安不妥。
杨匡又令商议迁都相州。
相州,又名邺城,乃是河内地方屈一指的重镇。
朝廷被皇帝命令重新商议是否迁都相州。
实际上又是军阀们角力。
这一次只有郎继宗赞成,因为相州是郎继宗的地盘。
别的军阀们又都不同意。
三公告诉皇帝,朝廷商议觉得迁都相州也不妥。
杨匡听说还有一座大城叫做成都,又令朝廷商议迁都成都如何?如果再不行的话,迁都广州如何?
三公这时候都明白了军阀们的用意,哪家军阀都不肯让别家军阀控制皇帝,所以无论迁都到哪里都是不行。
那么怎么办呢?还是蔡贵妃的父亲——太师兼国丈蔡玄高想出了办法,奏道:“迁都只怕动摇国本,难啊。
圣天子若觉京师不甚安稳,不如驾幸骊山行宫,如何?”
骊山行宫,位于西京长安的东面,距离长安虽然不远,但是不属于臧天佐管辖。
京畿一带已经面临义军联盟威胁,万安行宫等洛阳附近的行宫都不安稳了——连万安行宫都被攻破,别的小行宫还有哪个安稳?骊山行宫就很安稳,位于关西,有潼关天险守着,义军哪怕攻下京城也还离潼关差得远。
而且骊山行宫也是极大的行宫,也有完善的设施,宫阙、猎苑、泉池,一应俱全,完全可以满足皇帝玩乐之需。
无忧天子听了蔡太师这个主意,拍案称妙。
蔡太师又要回头去召集朝廷大臣商议。
无忧天子道:“又不是迁都,朕要驾幸骊山行宫,何必朝廷商议!
朕自己允了便可!”
那么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
皇帝决定要驾幸骊山行宫,实际上就是窝在那里不回京了,不用担心留在京畿不安全,可以继续寻欢作乐,无忧无虑。
军阀们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臧天佐自然高兴,毕竟骊山行宫虽然不受他控制,却离他控制下的长安不远。
郎继宗、成山宰虽然不太满意,但想皇帝驾幸行宫,确实难以阻止,至少比迁都长安好得多,那就暂且这样,谅臧天佐也不敢强行占领行宫控制皇帝。
(待续第十回《三军摧压,五美犯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