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年秋八月,吉义消灭乔嘉言势力之后,在广州登位称王。
这时吉义的地盘已经有完整的两个道,南岭道和南海道,还有南海和东海沿岸的许多岛屿,地跨吴越、瓯越、闽越、南越四大地区。
从前称王的义军领虽多,没有哪个人占据过完整的一个道,最多就是占据若干州县而已。
吉义这时称王也算是水到渠成的了。
由于地跨四越,吉义的国号便称为越,自号越王吉义,军号仍称为越海义军。
从前南越国的开国君主是常山人,常山是在河北之地。
吉义也是北方人来到南越地方为王,这并没有问题,称什么王跟是哪个地方的人无关。
称王就要封妃。
正好吉义近来是——
“不知走了何等狗运,一下子讨得这么多个奶奶,先前还差点打光棍呢!”
——绿袖挨吊打语。
“在下才被挤掉了八奶奶之位,不几日又被挤掉了十一奶奶之位,如今只好屈尊等着做十三奶奶了!
但不知将来遂行大志之后再来做,又得排到第几奶奶咧?”
——绿袖又挨吊打语。
正如所云,确实是一下子时来运转的感觉。
前不久还孑然一身,如今家中奶奶排位都排到第十一去了。
家里排位是按照先来后到排,称王封妃则要根据身份地位来封。
这个事情许多人家都要明争暗斗,乃至斗得你死我活,吉家却能一团和谐,奶奶们都不争抢,还都互相推让。
之所以能这样,一来是因为吉大老爷是个极有福气之人,二来奶奶们多数都是怀着凌云之志的,不在乎人间的虚名俗利吧。
正妃毫无疑问是大奶奶甄熙来做。
其余奶奶们都封侧妃或嫔。
排位经过了一番内部推让,再由吉义宣布,像是吉义自己的意志一样,外人无有异议。
结果是这样排的——
侧妃六位:楚春莺、高飞鸢、李婉凤、姚水莲、姜棠、宁梦。
嫔四位:潘鹂儿、蕙草、兰苕、薛雪琴。
其中潘鹂儿是追封。
之所以楚春莺、潘鹂儿分别排在侧妃与嫔的位,是因为别的人都推让,楚春莺、潘鹂儿不在也就不能参与推让,就给别人推让到最前面去了。
当然以吉义的心思而言,也是要这样排的。
楚春莺起家之内助,功莫大焉,义莫重焉。
潘鹂儿既曾与楚春莺一同救过吉义,也伴随了吉义起家之初的一段日子。
现有的妻妾,高飞鸢与李宛风来得最晚,地位却仅次于甄熙,那是因为她俩身份非同寻常。
她俩的排位是甄熙决定的,内中大有深意,甚至关系到吉义能否取得天下。
如此意义重大,别的人当然要推让她俩在前,而她俩谦让也不得推辞。
按照甄熙的安排,她俩前来投奔吉义并且嫁给吉义之事,需要保密,不宜让外人知道。
因此对外只称“高氏”
、“李氏”
,家中仆人婢女也不知她俩真实身份。
接着是姚水莲,本来说什么也不敢排在姜棠、宁梦前面。
但也是因为大局为重的缘故,姚水莲必须排前面,因她是江右义军的少主,吉义的原未婚妻,如今重归吉义,排位总不能居于末位。
所以姜棠、宁梦就礼让她在前了。
她们彼此很亲,将来还要一同升仙登天,这个人间的虚位就不多争了,姚水莲只得后来居上。
姜棠、宁梦排后,不过姜棠还是家中实际地位仅次于甄熙的,毕竟气势使然。
李宛风对姜棠也十分仰慕。
高飞鸢讥笑道:“你不是要把吉哥哥的老婆们都弄服气?结果是她们把你都弄服气了吧?”
李宛风讪笑道:“不打紧,至少我能把你弄服气。”
然后两个又吵起来,不在话下。
由于王的女人,按理应该有妃、嫔两等,总得分一些去做嫔。
封为妃的个个颇有身份,本领也大。
相比之下蕙草、兰苕、薛雪琴三个就明显不如。
蕙兰姐妹其实本领也很强,祭酒级御法师大多不是她俩对手,教授级御法师更不能匹敌,吉义要是纯粹跟她俩斗法的话会被打得无力还手五体投地。
巨窦门中除了楚春莺之外没有人比她俩资质更好,纵使她俩因为被俘的缘故好长一段时间不得修炼,功力不增反减,直到如今,巨窦门中算是最强的山士贤、山士惠兄妹仍然不能及上她俩。
虽如此,比起为妃的各位,蕙兰姐妹就要稍逊一筹了。
吉义的老婆们之厉害,不是盖的。
就连相对最弱的薛雪琴,其实本领也不差,只因练的是治疗和辅助法术,自己打人是打不过的,但跟着吉义作战的话实际用处也不会小于祭酒级御法师。
总之蕙草、兰苕、薛雪琴三个的本领相对而言不如妃子们强,身份地位也不如,故此做嫔。
至于潘鹂儿,身份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