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有的原因,但也不全然是。
做事的顺序很重要。
朱祁镇此刻忽然想让明军打败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败仗,正好让他有切入点。
他心中哑然失笑。
“我似乎是一等一的昏君,期盼自己的军队打败仗。”
只是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的荒谬,更衬托出皇帝的无能为力。
朱祁镇思忖一会后,稳稳当当的在张辅的奏本上批到几个字:“召五军都督府,内阁,六部御前军议。”
在武英殿军议之中,朱祁镇全程都没有怎么说话。
张辅先提出自己的意见,随意曹义也将建立海西都司的规划抵了上去,这个计划得到了周忱的支持。
周忱的支持源于李时勉的说服,而李时勉的支持源于对海上防御的支持,宁波倭案之后,宁波海关收入大受影响,一度暴跌。
李时勉作为主管,自然认识的了大明有一支海上船队的重要性,而且这一条运输线是要通过对马海峡,这里也是倭寇的多发地。
自然少不了增加海上力量。
与李时勉的利益吻合。
所有人都知道曹义乃是皇帝从辽东召回来的,其中意味自己体会,故而曹义的意见与张辅的意见相合融合,就达成最好的出兵方案。
成国公出宣府,兴安伯出大同,武进伯出辽东,三路齐出,围剿兀良哈。
这一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怎么打,而在于如何找到兀良哈主力。
所以这才是多路齐发,扩大搜索面积的原因。
至于各级将领安排,朱祁镇并没有插手,想来就知道,张辅在最上面没有安排朱祁镇提拔的人,下面各级将领能有什么安排?
至于曹义也出兵,不过他聚集建州女真,海西女真等女真各部,然后带他们西进攻兀良哈。
能不能打兀良哈不重要,重要是整合女真为大明所用。
而亦失哈带万余人去双城卫一带,找一个靠海之地,建立一处城池。
而海运总兵官王祯在明年冰期之后,务必将第一批十万石粮食运送到新建的海西卫这里。
朝廷允许亦失哈在缓急之时,向朝鲜借粮。
这个具体办法,在内阁六部五军都督府群议之下,朱祁镇也挑不出什么错的地方,于是乎朱祁镇做出本场会议最重要的发言,说道:“准。”
从头到尾,朱祁镇仅仅是一个决断者。
不轻易将自己陷入臣子之间争斗之中。
于是正统十年开春之后,大明在宣德八年、正统三年、正统六年北伐兀良哈之后,又一次出塞做战,拉开了帷幕。
作为永乐年间遗留来的老宦官。
亦失哈一生都与奴儿干牵连在一起。
甚至有时候反过来想,如果不是太宗皇帝需要一个熟悉女真,熟悉奴儿干的内官,亦失哈的一生,也不过是宫墙之中一个太监而已。
也正是太宗皇帝设立了奴儿干都司,才有了他的所有。
亦失哈对奴儿干很熟悉,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先去松花江,顺流而下,而是带着数千士卒,跋山涉水,先来到了建州卫。
建州卫指挥使李满住,也带着自己的部众迎了上来。
李满住似乎为了表现自己的实力,将自己麾下的将士全部拉了出来。
万余女真将士,看上去人数不少,但是整齐的明军前面就是相形见绌了。
跟在亦失哈后面的李大川,对亦失哈的义子施带儿说道:“这些女真野人,摆什么架势,这样的阵势,纵然再多几万,给我三千骑,我就可以将他们打的落花流水。”
朱祁镇对这一次海西都司的设立,非常之重视。
所以,特地从大同将李大川给调了过来。
李大川而今也算是摔打出来了,他本就是勇将,又得了杨洪的指点,行军带兵也算是入了门了。
当然了,也仅仅是入了门了。
这也是很多下层将士的先天局限。
比将门子弟从小弓马读兵书培养出来的人才,这些草莽出身的将领,猛地猛冲,冲敌破阵,倒是行家里手,再往上一层,指挥数万人马,是这一辈子大抵不可能了。
施带儿也是如此。
他亦失哈收的义子,也是勇猛无双,冲阵的时候,身披重甲,身上喜欢带几把手斧,先飞斧伤人,然后再长刀呼啸。
乃是亦失哈的亲卫将领。
说道:“李爷好眼力,在辽东镇的都知道,这女真人吗?多为山中猎户出身,不务耕种。
倒是有一把蛮力,真洒起疯来,倒是不好拦住,但是战阵之上,终究不是两人斗殴,这些女真不要看上去不错,但是打起仗来,那是蛮子,一窝蜂,根本不知道前后阵列,只要挑选辽东三千精骑,不管多少女真蛮子,都可以打发了。”
其实外派的内臣,是不能带兵的。
甚至并没有说明,什么具体待遇。
比如朝廷给文官,几品文官,给几个百姓在你这个服役。
不过大部分明朝官员,都向百姓收一笔钱,代替服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