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转而开始诉说野烦认如何穷困,最后还亲笔写信,乞求大夏接济。
这一小小细解的加入,瞬间奠定了世子夏羽在大军兵败后以一己之力,平息了一场迫在眉睫巨大外部危机的盖世奇功!
就在黄浩说完野烦人准备进攻夏境,被世子殿下用言语化解掉后,国子监监正、人送绰号——没眼力的牟颜霖大人,也不知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大声道:
“谅野烦蕞尔小帮,也敢犯我大夏天威,真是不自量力,岂不知……岂不知……”
他正准备接下来拍几句太后马屁时,突然发下包括太后在内,用各种“同情”
、“鄙夷”
、“嘲讽”
的眼身看他,
牟颜霖大人突然意识到,自己不仅没眼力,简直没脑力;
自己这话一说,可是得罪了太后、周王等一批人,他偷偷看了眼已经面色阴沉地周王,连忙低头紧闭了嘴巴。
“没眼力”
的小插曲,没有影响黄浩的发挥,他顺利地完成整个的故事精彩讲述。
黄浩的故事,在坐的诸位重臣或许不全信,可也基本信了个七七八八,没有不信的理由。
毕竟夏羽那些头衔真真切切地摆在哪儿,这么一位大夏天贵地重的人物被俘,如果不是野烦人真的要乞和,怎会把他放回来;
如果不是象黄浩故事讲的是夏羽压服了野烦人,野烦人又怎会大胜乞和!
别说什么现任帝君长兄、周王世子、太后外甥的夏羽,就是青渠侯二公子黄浩拿都能拿来找黄家要一大笔银子。
所以,黄浩讲得极其符合逻辑,而符合逻辑的故事又怎能不让人信哪!
……
待黄浩讲毕,太后用似帕擦了搽眼角或许存在的泪水,对黄浩嘉许了几句,就让他退出了议事厅。
太后酝酿了下情绪,高声道:
“诸位大人,大家都听到了黄大人给我们介绍的整个事情的经过,哀家竟感动得激动莫名,全赖祖宗保佑,大夏国运昌隆,才让我帝家出此俊杰子孙。
漠北大败已成事实,可周王世子殿下挽狂澜于即倒,就黎明于水火,为社稷立了大功,大功啊!
昨夜,哀家和几位核心大臣商议,周王世子建如此不世功业,必须予以褒奖,因此,朝廷特颁发旨意,周王世子夏羽实授郡王爵,爵号勇成;
来啊,宣勇成郡王夏羽进殿;
各位大人,一起起身迎迎咱们的大英雄吧!”
议事厅殿前侍卫官,听太后如此说,大声唱和道:
“太后有旨,宣勇成郡王夏羽进殿呐!”
大厅内,除太后、周王夏轩、老郡王夏普外,大臣们纷纷起身眼望门外,可他们心中想的却是刚才太后那句“与核心大臣商议”
;
究竟哪几个大臣参与了商议,这几个大臣怎么就成了核心!
就连安国公尹宏,听了那句“与核心大臣商议”
都心里“咯噔”
一下,暗自哀叹道:
这里没我!
新进封的年轻郡王夏羽身穿崭新地大红团五龙郡王袍,在内侍的引导下,惴惴不安地走进了政务议事大厅!
……
待各位规矩见礼毕,太后命人给夏羽设了个座位,可有父王在,设座就是个虚荣誉;
夏羽叩谢过太后赐坐后,内侍把空椅子放在周王身边,而夏羽则规矩地往父王身后一站。
见重臣都安静下来,太后把此次朝会的议题搬了出来。
她命内侍当中读了囊也谷写的那封“乞和信”
,从措词中虽然听不出什么嚣张跋扈的语句,可也不太谦恭;
大家理解,毕竟对方是打胜的一方。
信的内容就是要大夏接济,理由就一个字:
穷
什么骚扰边境,什么两方隔阂,都是因为草原太穷。
夏羽听着内侍读着信,眉头紧蹙;
在场的也就那么几个人看过原信,现在这位内侍读的是修改版的“乞和信”
。
等内侍读完信,太后清清嗓子道:
“诸位大人,信你们都听了,究竟这个忙是帮还是不帮,希望大家都给哀家拿拿主意,毕竟这是咱大夏国的大事。
刚才你们也都听了,勇成郡王和黄大人都是亲眼得见,连他们的狼主都只能吃窝窝头,也真是可怜见的;
依哀家想,在座的诸位大人或许很多没见过窝窝头什么样,哀家让御膳房给各位准备了一点;
来啊,给诸位大人上窝窝头。”
等窝窝头分到各位手里,太后自己也掐了一小小块,放入嘴里;
只嚼了一口,她就心里骂道:
赵兴这狗奴才,这是在里边掺了什么,这么难吃!
看着下边一个个吃得皱眉挤眼、难以下咽的大臣们,太后道:
“东西是难吃,可话说回来,毕竟这么多年,野烦人屡屡骚扰我大夏边境,朝野不胜其扰,不能因为他们可怜就烂发恻隐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