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歷史)
同年(建武十六年)
小雪
秭归县新上任的李县令是中原的书香门第出身,如今刚刚抵任。
前任张县令弄虚作假,北朝廷罢免了。
李县令决定好好调查秭归县的真实数据,如此也能给朝廷一个交待。
於是,他首先让一个小吏去把对主簿苏翼找来。
两个时辰后,主簿苏翼来到县署。
他对苏翼命令:通知所有县吏,明天末时开会,所有县吏都要到场。”
苏翼回答:“唯。”
翌日
末时
县署
所有县吏都到场,包括所有嗇夫、亭长、里正。
“前任县令弄虚作假,已经被朝廷罢免,朝廷信任本官,让本官就任秭归县,本官不能辜负朝廷,诸等当尽心竭力,把各自辖区內的真实数据上报给我。”
诸县吏听得此话,都很是惊讶。
不过,既然县令都这么说了,那也只能点头答应。
“是。”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看到诸县吏都点头答应,李县令很开心。
没想到这么容易,还以为治理一个县多难呢,原来只要发號施令就行了。
然而
当天夜里
苏家庄园
县丞、县尉、诸县吏、县城陈家、各乡豪强,都来到秭归县第一家族苏家,一起商討如何应对李县令的胡作非为。
秭归县,真正的县令不在县署,而是在苏家庄园。
“看来这位新来的李县令,是个愣头青,不好对付啊。”
陈家家主开启了话题。
“且继续按以前的数据上报,看他要如何。”
苏家家主苏翼淡淡道。
眾人点点头。
翌日
主簿苏翼以身体有恙为由,主动请辞,並推荐陈家陈才为主簿。
李县令没同意,秭归县因此暂时没有主簿。
各县吏都按照以往的数据继续上报。
看著重新上报的数据跟以前一模一样,李县令大怒:“不是让你们上报真实的数据吗为何又是前任张县令时期这些弄虚作假的数据”
小吏陈才解释道:“这些的確就是我们秭归县的真实数据,之所以朝廷觉得弄虚作假,只是因为朝廷不了解实情,所以產生了误会罢了,如果县尊能够向朝廷解释清楚,朝廷一定会理解的。”
李县令大怒,当场罢免陈才。
“都重新调查,上报真实数据,再敢弄虚作假,本官必定將其罢免,绝不姑息!”
李县令愤怒不已。
眾县吏点头:“唯。”
又十天后
大雪
眾县吏又重新上报了数据,依旧跟上次一模一样。
李县令震怒:“我看你们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旋即,李县令罢免了所有嗇夫和里正。
然而,这样就更难了。
没有这些基层小吏,谁来帮你调查真实情况,难道你真要亲自挨家挨户一个个调查那得调查到猴年马月去
李县令在县署门口张贴告示,招募能够识字算数的人才担任县吏。
“只要识字算数,並且品行端正者,都可来县署应聘。”
然而,前来应聘的都是各个乡绅家的家族子弟。
陈才虽然被罢免了,但是陈才的侄子来应聘了。
没办法,別以为识字算数很简单,符合条件的真不多,招募来招募去,其实还是这些乡绅们的亲戚。
李县令招募了一些看起来品行端正者担任县吏,然后让他们去调查各个乡里的真实数据。
苏家庄园
“看来这位李县令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了。”
“我们秭归县安安稳稳这么多年,突然来个不识好歹的,搞得鸡飞狗跳。”
“我家外甥已经应聘了,现在在县署里做尉史。”
“诸位放心,你们在县署里的亲戚,我都会儘量提拔。”
眾乡绅你一言我一句,县丞县尉则是安慰著眾人。
这时,秭归县第一乡绅苏家家主苏翼深沉道:“李县尊是奉朝廷的命令来调查真实情况,这无可厚非,我们理应配合。”
此话一出,其他乡绅豪强都脸色一变。
你苏家可是秭归县第一豪强,连你们苏家都要向李县令投降,那我们这些小豪强怎么办
却不料,苏翼话锋一转。
“各乡各里都有很多刁民不识好歹,隱瞒田亩人口,虚报年龄和耕牛数量,是时候拨乱反正了。”
“为了大汉,为了朝廷,我们应当全力配合县署调查这些无法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