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黎丘的城墙如此高大坚固。”
望著黎丘的城墙,岑彭皱眉。
他每一步都算得很精准,唯独没算到秦丰最近临时加固了城墙,
硬攻的话肯定能攻得下来。
如果是正常情况,岑彭也就硬攻的。
但现在可不是正常情况,秦丰的主力正在回来的路上,一旦没能在最短的时间內攻下黎丘,那到时候,征南军就要面临黎丘守军和秦丰主力的中心开了。
於是,岑彭下令:“撤!”
“啊”苏喆(苏宸)疑惑,不是说要一击毙命吗都到目標地了,怎么又撤了
於是,他虚心请教:“將军,这又是为何”
岑彭一边指挥军队行军,一边教导:“是我失算了,没想到黎丘城防如此坚固,强攻恐怕不妥,后方还有秦丰的主力正在赶来,容易被中心开。”
中心开
这又是什么战术
“何谓之中心开”苏喆(苏宸)继续虚心请教。
岑彭也是来了兴趣,继续教导:“故意暴露自己的致命弱点,吸引敌人主力来攻打自己的致命弱点,然后趁机包围敌人,从而歼灭敌人。”
听到这话,苏喆(苏宸)恍然大悟:“所以说,这有可能是秦丰的中心开计谋,他故意假装中了我们的调虎离山计,引诱我们来攻打黎丘,然后他中心开,將我们主力歼灭”
岑彭点点头道:“可能是秦丰的计谋,也可能只是恰巧,战爭的事情充满了变数,连孙武都说他不敢保证一定胜利,我又怎么敢呢”
这话说的倒是,哪怕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都在兵法里说:战爭的变数太多,我自己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贏,你们看我兵书的也不必非要遵守兵书,具体情况还要临机应变。
写兵书的都表示不要太迷信自己的兵书,真打起来,他也不敢保证自己一定能贏,一切还得看实际情况隨机应变。
兵法的第一阶段:不信兵书
兵法的第二阶段:只信兵书
兵法的第三阶段:我就是兵书
苏喆(苏宸)又学习到了一个新的战术——中心开。
当然,这个中心开有两个前提。
前提一,中心不能太弱,得有能力坚持到援兵到来,不然就不是中心开了,而是孟良崮了。
前提二,支援不能太慢,不然还没开始中心开,中心就被敌人吃掉了。
这就又涉及到其他方面的知识了,比如地形地理、阵地构建、支援战术,等等。
苏喆(苏宸)继续提出之前的疑问:“如果敌人对我们使用调虎离山和假戏真做,那要怎么应对”
是啊,同样的战术,你会用,敌人自然也会用,你不仅要考虑到自己用的情况,也要考虑到敌人用的情况。
岑彭回答:“將计就计!虚实无常!”
“何谓將计就计虚实无常”苏喆(苏宸)又討教。
“將计就计!你假装中了对方的调虎离山,故意暴露自己的弱点,让对方去攻打你的弱点,实际上你早就有所准备,预料到了对方的行动,趁机歼灭对方。”
“虚实无常!你如果不想冒险暴露弱点,不想冒险玩中心开,那你就派遣一只偏师,大张旗鼓假装是主力,让对方的斥候看到,对方就会误以为你是主力去救援,对方就会停止攻城,等对方发现只是偏师时,又会重新攻城,然后你又派遣偏师大张旗鼓去支援,假装是主力去支援,对方不想被中心开,一般都会停止攻城,等对方再次发现真相时,又会重新攻城,这时,你再派遣主力去支援,並且依旧大张旗鼓,对方肯定以为你又是在装模作样,所以这次没有停止攻城,而是继续攻城。”
“到了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带著真正的主力,配合城池守军,中心开,將敌人的攻城军队歼灭。”
岑彭解释著这两个战术和使用情况。
苏喆(苏宸)恍然大悟:“將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战爭的事情太复杂了,这还没开打呢,只是行军了几天,双方主帅就已经用了好几个计谋了。
岑彭眼见调虎离山玩不了,城防太坚固了,索性临时改变战术,来了个围点打援。
他假装自己要攻打黎丘,吸引秦丰的主力来支援黎丘,然后,他的主力在必经之地处伏击。
围点打援也有前提条件,被围的点必须是敌人的致命弱点,这样,敌人才会来救援,如果只是围一个无关经要的地方,对方根本懒得搭理你。
並且必须有几条必经之地,不能是四通八达,否则你没办法提前设下埋伏,你都不知道对方会从哪个地方支援。
黎丘显然是敌人的致命弱点,因为敌人的家属都在这座城,加上从北方进入黎丘只有一条路,所以在这里围城打援,只要对方支援了,就一定会被埋伏。
如果敌人不支援呢
不支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