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歷史)
同年(天凤四年)
立秋
这两年,江夏郡和南顺郡(南郡)发生灾荒,有许多百姓逃到两郡交界处的绿林山当山贼混日子。
这些绿林山贼经过两年的互相廝杀和兼併,终於被统一成一个整体,他们自称绿林好汉。
由於规模太大,王莽命令荆州牧前去镇压。
荆州牧从各郡县徵调军队,秭归县自然不例外。
除了军队,还要徵调徭役来运输军粮物资。
秭归县
县署
“州牧要攻打绿林,郡署给我们秭归县安排的徭役指標是五百人,把我们秭归县的存粮运输到前线。”
县宰召集嗇夫里正们,召开会议。
州牧给各个郡署分派指標,郡署又给各个县署分派指標,县署又给各个嗇夫里正分派指標。
下溪乡嗇夫苏喆(苏宸)无比积极,主动请缨:“我们下溪乡愿意出两百个徭役!”
这时,同溪里的里正苏翼也站起来主动请缨:“下溪乡的两百个徭役指標,我们同溪里愿意完成其中一百个!”
苏家兄弟的发言让县官们很高兴。
“好!苏嗇夫和苏里正,都是国之栋樑!”
张县宰对苏家兄弟的讚美从来没停过。
办事效率高,主动为领导解决麻烦,还送钱给领导,这样的下属,谁不想要呢
正因为如此,张县宰对於苏家兄弟故意把別人整破產搞土地兼併的事从来不管。
苏家兄弟是我的左膀右臂,你们这些自耕农算什么
“为了大新!为了朝廷!为了天下苍生!我辈义不容辞!”
两兄弟异口同声。
除了把大汉换成了大新,其他的都没变。
喊的人没变,还是苏家兄弟,听的人也没变,还是张县令,只不过现在改称呼叫张县宰了。
王莽这个新朝,除了皇帝变了,各种名称变了,骨子里还是西汉的延续,继承了西汉的所有问题,而且还没有西汉的正统性。
王莽篡位前,张县令是秭归县的老大,王莽篡位后,张县令还是秭归县的老大,唯一的区別就是称呼从县令变成了县宰。
篡位了吗如篡!
“好!很有精神!”
张县宰高度讚扬苏家兄弟。
会议结束后,张县宰与苏喆(苏宸)一边走路一边单独谈话。
“小苏啊,你年纪也不小了,该取个表字了。”
张县宰主动拉进与苏喆(苏宸)的关係。
取表字这事倒是忘了。
大多数普通农民都是没有表字的,跟他们混久了,也就习惯没有表字的生活了。
现在想想,才发现问题,文化阶层都是有表字的,这是跟普通底层百姓的区別之一。
“县尊就是我苏喆的再生父母,如果要取表字,请县尊为我取一个!”苏喆这般说道。
“哦哈哈哈哈!”张县宰更高兴了,他想了想,对苏喆(苏宸)说道:“那这样吧,小苏啊,你现在是同溪里人,那就字同溪如何”
“多谢县尊!”苏喆(苏宸)感谢著。
“那我之后就不叫你小苏了,叫你同溪。”张县宰满意地点点头,对苏喆(苏宸)进行提示:“同溪,你呢,现在是下溪乡的乡嗇夫,你弟弟又是同溪里的里正,你们俩的功劳苦劳,我也是看在眼里的,如果遇到困难,大胆去做,不要怕犯错,年轻人嘛,难免会犯错,如果这也怕那也怕,那还怎么做大事,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多谢县尊教诲!学生铭记在心!”苏喆(苏宸)虚心请教,真诚感谢。
张县宰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说,你在同溪里放心大胆地把別人搞得家破人亡,放心大胆地土地兼併,不要怕闹出事,如果这也怕那也怕,那你们苏家还怎么发展痛痛快快地土地兼併,只要继续给我送贿赂,我来罩著你们苏家!
心领神会的苏喆(苏宸)回到了同溪里,开始了征派徭役的工作。
还是老样子,千万別主动挑选徭役,不然你就成了眾矢之的,所有乡民都会憎恨你。
让乡民自己推举出徭役人选,正推不行就反推,所谓反推就是让他们推荐不去徭役的人。
把你跟乡民的矛盾,转移一部分给其他乡民,避免自己成为千夫所指。
乡民们互相推举,最后人脉关係最差的100个男人成为了这次的徭役人选。
苏喆(苏宸)还不忘安慰他们:“小心点,別逞强,累了就申请休息,我等你们回来。”
虽然表面上这么说,可实际上,苏喆(苏宸)却故意安排他们去最累最容易死的岗位,巴不得他们累死,这样好兼併他们家的农田。
同溪里这些乡民第一次接触苏喆安排徭役,哪里懂得这些,自然是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