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在愚公大队除了干娘一家,也没什么亲戚。
姐妹俩在大年初二的时候,拎着半只野鸡和五个鸡蛋去了干娘走了一趟亲戚,也没留在那里吃饭,就回来了!
接着又继续躲在家里不出门了,听这边的老人说,要到二月底三月初,天才会回暖呢!
人们做完亲戚之后,过了正月十五送走灶老爷后,又开始了闭门不出的状态。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天气也在慢慢的回暖,直到进入三月份,乡间的小路,和去往县镇的大路上,才出现了较多的人影。
赵欣依在屋里憋了几个月,心早就已经飘了,在外面变的特别冷的时候,就兴冲冲的打扮了一番。
带着赵欣月要去县城里转一圈。
自从发了刘然那一笔横财之后,她还没有支出呢!
今天要大买特买一番,找了找身上的票据,拿出来50块钱就大摇大摆的进了供销社。
再出来的时候就背了一个超大的包裹,里面大多都是零嘴,还给赵欣月买了新的铅笔和本子。
镇上的小学要开学了,赵欣月原本是在上二年级的,因为家里的事情耽搁了半年。
但赵欣月聪明学习还挺好,赵致远说让她这学期直接上三年级。
赵欣依骑着自行车载着赵欣月,大包裹放在前面的大杠上,顶着冷风在县城的路上跑了一趟。
去国营饭店吃了一顿好吃的,就返回村里了!
可别说,出去溜达一圈,心情好多了!
路过愚公村的地里时,望着一大片绿油油的小麦,心情更加畅快了不少!
在她的记忆里,黑市一直都是种植春小麦的,而现在地里长的明明是冬小麦。
并且还没有被冬天的冷空气冻坏,现在长的好好的,估计过几天就能抽穗了,一个多月后就能收割了!
也不知道是哪一环节出错了!
这边一进村,路过大杨树下,就听着老太太们在讨论新知青的事情!
“哎,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又来知青,也不知道这次又得来几个。”
“咋弄都得四五个,每年不都是这吗?一年得三四批知青过来!
干活都不行,惹事第一名!”
“行了,憋住吧!
别挑拨关系了!”
赵欣依听了几耳朵,骑着车和那些老太太们打了声招呼,直接回家了!
“月月,来,拿你的东西拿你房间里,放好,再过两天,姐姐领着你去报名上学去!”
赵欣依把买来的本子和笔,拿出来给赵欣月,让她自己放好。
就在前两天,她们姐妹俩已经分房间睡了!
赵欣月睡在厨房的另一个炕上,当初房子盖的足够大,直接从中间砌了一堵墙,就是一个单独的房间了!
赵欣月满心欢喜的接了过来,蹦蹦跳跳的进了房间。
放在姐姐给她打了新的书桌上。
赵欣依把买来的好吃的,一分三份,自己一份,妹妹一份,爸爸和爷爷一份。
均匀的分好,谁也别占谁便宜!
收拾好东西就下午三点了,姐妹俩正在翻着自留地的土。
现在翻一翻,晾几天再翻一番就能种菜了!
经过一冬天的时间,地变的又硬又难刨。
“呵忒,我就不信了!”
赵欣依吐两口不明液体在手里,握着钉耙使劲往地面上砸去。
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翻了一小块的土地。
“姐姐加油,姐姐加油!”
赵欣月在旁边一个劲儿的给姐姐加油鼓掌。
她人太小了,挖不动!
赵欣依先到妹妹的加油鼓劲声,干的更兴了,速度还上升了一点!
挖着挖着就听到隔壁知青院,传来的剧烈吵闹声,赵欣依看热闹的心就抑制不住了。
啪的一声,把钉耙扔在自留地上,拍了拍手上和身上的灰尘。
“月月,走,去瞅瞅热闹去!”
“好嘞!”
姐妹俩兴高采烈的走出去,关好院门去了隔壁!
还未彻底走近,就听见沈安国颇为无奈的声音。
“大队长,知青点真的住不下了,男知青这最多最多再住三人。”
李翠花连忙接上:“女知青只能住两个人,要不然睡觉都翻不开身!”
大队长也知道,现在知青点已经有四位男知青和五位女知青了!
确实住不下这么多人,但现在不是没办法吗?
村里没有闲钱扩建知青点,这知青又一波一波的往这边送。
住老乡家里吧!
三天两头闹,村民和知青的关系本来就不咋好。
之前还出现了好几起恶劣事件,他是不敢再让知青住老乡家了!
大队长清了清嗓子:“咱们同志们在克服一下吧!
沈知青你看着安排下!”
随后转身对新来的知青们说:
“不许再吵了,也不能去借助老乡家,我和村里人说过了,不会有人接收你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