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姜家人吃完饭,姜老太就说“老二媳妇,你一会请会儿假,拿五个个鸡蛋,还有菜去感谢一下人家知青。”
这个年代的鸡蛋,是重要的物资,姜老婆子虽然心疼,但还是这样说。
“欸,我一会就去娘。”
刘静芬放下碗,连忙保证。
“妈,我也去。”
毕竟是人家救了自己,还是要去感谢一下的。
“行,那你一会跟我一起去。”
刘静芬和姜糖糖一起去知青点,刚出门就碰到了邻居张婶“志才媳妇,去干啥啊?”
看着刘静芬拿着东西出去,很好奇,也不该回娘家,也没娘家啊。
“婶儿,这不是新来的知青把我家糖糖救了上来,去谢谢人家知青。”
“那得那得。”
张婶又说“哎呦你不知道,新来那个知青,那叫一个好看,咱们庄稼人不知道咋形容,就像戏文里讲的天仙。”
虽然现在不让宣传封建迷信,但是张婶还是知道一些的。
姜家丫头,被新来的知青给救了,这件事已经传遍了,整个村。
虽然新来的好看知青是为了救人,但是姜家丫头的名声也算是完了。
“啊?这样啊,婶儿,不说了我们先去了。”
张婶出了名的八卦,还和自家婆婆不对付,刘静芬拉着姜糖糖急匆匆的走了。
路过村口的大榕树,这个大榕树不知道长了了多少年,在下面乘凉再好不过。
这不,上了年纪的老人,做不了力气活的一群老太太都在这干活聊天。
姜老婆子也在其中,刘静芬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翠兰,志才媳妇干啥去了?”
翠兰就是姜老婆子的名字。
“我们糖丫头昨天,不知道让那个龟孙推进河里了,还好有知青救了,这不去感谢人家。”
边说边干活,手也不停下。
“哟,被人知青给救了,这清白不就毁了吗,你们糖丫头。”
一旁的王老太说。
“那不能,人命关天的事,总不能为了清白让人家见死不救吧。
何况是一条人命。”
姜老婆子虽然这样说,但是手上还是慢了下来。
“你刚才说糖丫头是被人推下去的,怎么回事?”
有人好奇地问。
“………”
另一边刘静芬和姜糖糖,还不知道这边发生的事情,她们已经到了姜家村的知青点。
新知青刚来,由老知青带着他们熟悉,顺便休息一天,所以还没有开始干活。
正好老大姐王芳也在院子里面,王芳来的早,是老知青了跟村里人也很熟悉,于是刘静芬问王芳“谢知青在不?”
“姜嫂子,你找谢知青啊,他在。”
“谢知青,谢知青,有人找。”
王芳边说边领着刘静芬进去。
知青点是由以前的老房子改的,也是土房子,分成两个部分。
一边是女知青住的,之前有几个知青看回城无望,就找个人嫁了。
现在只有两个老知青加上新来的两个一共四个人住在一起。
另一边是男知青,老知青有四个,再加上这次也来了两个男知青一共六个人。
边上还有一个厨房,只有一个锅,所以都是每个人拿粮食,轮着做饭。
后面是一个菜园子,种了一些菜。
谢言书从男知青房间里出来,姜糖糖一时之间有些看呆了,来人穿着白色的短袖衬衫,露出流畅的手臂肌肉线条,黑亮的短发,眉如墨画,身上有浓浓的书卷气,腿上粘上了点土,不过并不影响他的帅气。
“你们是?”
谢言书看着面前的少女和婶子,有些疑惑。
他并没有认出来是昨天他救上来那个少女,救上来时就被一起来的两个女知青接了过去,后来赶来的姜父给带回家了,没有记住模样。
王芳看谢言书疑惑就说到:“谢知青,昨天你救的是这位姜嫂子的女儿,人家特意来感谢你。”
并指了指刘静芬。
“谢知青啊,谢谢你昨天救了我们家糖糖,真的是太感谢你了。”
刘静芬对着面前谢言书一顿感谢。
“不用客气,遇到了就不能见死不救,还好赶上了。”
在来姜家村的路上,谢言书正四处观察及时感觉到了不对,发现了姜糖糖。
“谢知青,不管怎么说,谢谢你救了我。”
姜糖糖看着面前的男人说。
“不用谢。
换个人遇到了也会下去救的。”
谢言书看着面前,有些瘦弱,但是和经常干活的王芳一比显得格外白皙的少女。
“还有个问题想问一下谢知青。
不知道方不方便?”
姜糖糖还是想问一下。
“请说。”
“不知道昨天,谢知青在河边有没有看到别的人?”
究竟是谁推了原主,根据姜糖糖这几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