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就职,曾和几位同僚得以觐见陛下。
当时陛下告诫吾等莫要贪污,纸里包不住火,若是吾等贪污定然要被发现。
贪污超过六十两银子就要斩首,情节轻点也是夺职流放万里。
到时候你贪污的银子又在哪里?你的家人又如何自处?
清廉且恪尽职守,守着俸禄过日子犹如井底的泉水,虽然少一些,可汲汲无穷也。”
“父皇这笔账算的有错吗?若尔等入狱甚至斩首,你贪污的东西就是眼中浮云。
难不成贪官还能带着银子入土不成!
本王不明白了,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里,为何会有这么多贪污和徇私舞弊之官吏?”
,这一点朱橚百思不得其解。
他觉得贪污得到的好处,是有命拿没命花。
王方仁闻言却是微微一笑,“错了,殿下。
听上去陛下的叮嘱,似乎当官就不能贪污,就得勤勤恳恳。
可实际上算账却是大相径庭!”
朱橚没有回话,只是耐心的听着。
洪武一朝的刑罚已经很重了,可依旧止不住贪污之风。
对方侃侃而谈,“回到方才本官说的,一个父母官若是照您的办法行事,百姓自然是得到了公道,对他是感恩戴德。
可之后呢?这些百姓对此人的升迁可有半分帮助?就为了那微不足道的一点民心?
周王殿下,考评大权可不在百姓手中,而是在父母官头顶的人手中。
此人得罪的乡绅、官吏、豪强,他们会激烈的反击,说他的坏话,甚至想办法阻挠此人升迁。
可反过来呢,此人打点上下,给予百姓重税揽财。
压力只是多一点的百姓,自然不会闹事,多是暗自忍下。
殿下,你觉得这两种人,哪样更轻松?哪样的多一点?”
朱橚听完后,不由得沉默了。
对方的一番话,向他展示了朝廷几千里约定俗成的灰色规则。
纵然改朝换代,里面的内核却是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