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可不需要像普通人那样沿着官道慢慢走。
出了余杭镇之后,只见李逍遥口中念念有词,手中长剑瞬间光芒大盛,化作一道凌厉的剑影悬浮在半空中。
李逍遥拉着赵灵儿轻轻一跃,便稳稳地站在了剑上。
随着李逍遥一声轻喝,长剑如离弦之箭般冲向天空。
风在耳边呼啸而过,赵灵儿紧紧地抓住李逍遥的衣角,感受着这前所未有的刺激与畅快。
她低头望去,只见余杭镇渐渐变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点,而周围的山川河流则在脚下飞速掠过。
这段时间里李逍遥也慢慢的向赵灵儿透露了一些自己的秘密,赵灵儿非但没有责怪李逍遥事先隐瞒,反而为李逍遥的强大而感到欣喜。
李逍遥轻盈地从飞剑上跃下,稳稳落在苏州郊外那片柔软的草地上。
赵灵儿虽然疑惑李逍遥不直接飞往苗疆,但很懂事的没有问。
李逍遥像是知道了一样,直接说道:“灵儿,我们来苏州是有些要事要办,顺便介绍我的小徒弟给你认识认识。”
“徒弟?”赵灵儿的反应瞬间变得呆萌起来,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里满是惊讶与不解,脑袋微微歪向一侧,模样可爱极了。
李逍遥看着她这副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着伸手轻轻刮了刮赵灵儿的鼻子,说道:“等会你就知道了!”
赵灵儿脸颊微微泛红,羞涩地笑了笑,然后乖巧地挽着李逍遥的手,随他一同朝着苏州城内走去。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苏州剑仙商会驻地——万宝楼。
万宝楼气势恢宏,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彰显着不凡的气派。
楼前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商人模样的人在谈着生意,也有江湖人士在交流着江湖见闻。
李逍遥带着赵灵儿径直走进了万宝楼的会客室。
会客室内布置得典雅而温馨,墙壁上挂着几幅山水墨画,桌上摆放着一套精致的茶具,茶香袅袅,弥漫在空气中。
一名男子正坐在桌前,手持茶杯,轻轻饮茶。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衫,面容英俊,气质儒雅,举手投足间尽显书卷气息。
突见李逍遥带着赵灵儿进门,他连忙放下手中的茶杯,起身行礼道:“见过师父、师娘!”
赵灵儿忽然见一个比自己大的男儿对自己行礼,还喊自己师娘,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她微微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呆呆地站在那里,眼神中满是慌乱。
李逍遥看着赵灵儿这副可爱的窘态,忍不住轻轻拍了拍她的手,给予她安慰和鼓励。
然后,他对着男子说道:“晋元,不用这么多礼数,你知道我的,我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
刘晋元站在李逍遥和赵灵儿面前,身姿挺拔却带着几分文人的谦逊,他面带歉意,微微躬身说道:“还望师父、师母恕罪,前些日子师父师娘大婚,身为徒弟的我竟然不知情,未能前去道贺,实乃大不敬。”
李逍遥拉着赵灵儿在舒适的座椅上坐下,神色随和,随意摆了摆手,洒脱地笑道:“本来时间就仓促得很,而且你正好在忙着科举大事,分身乏术,我们也就没特意通知你。不过啊,我还没恭喜你呢,作为本朝第一个文武双料状元,感觉如何啊?”
刘晋元听到师父提及此事,眼中闪过一抹自豪与激动,但很快又恢复了谦逊的神情,声音温和而诚恳:“师父见笑了,要不是师父,晋元现在也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罢了。”他那文雅的姿态,举手投足间尽显书卷气,又因长期习武,多了几分挺拔与坚毅。
赵灵儿听了刘晋元的话后,眼睛弯成了月牙儿,高兴地眯了眯眼睛,俏脸上满是崇拜与欣喜,心里欢喜:“逍遥哥哥果然厉害,徒弟都是文武双料状元。”
原来,两年前李逍遥便分出一个化身前往京城,这家伙一直就对林月如倾心,通过林月如来拿捏住刘晋元不要太简单,稍微操作下就收他为徒了。
此后,李逍遥化身根据刘晋元的特点,为他量身定制了修炼计划。别看现在刘晋元还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实则“穿衣显瘦,脱衣有肉”。他每日勤修不辍,在李逍遥化身的指导下,不仅修炼内功心法提升修为,还研习兵法谋略、强健体魄。
短短两年时间,一身修为已然达到了蜕凡巅峰境界。
这境界在人间或许不算顶尖,但武状元之选,可不单单看重武力。
而是武力、行军、布阵、谋略策划样样都要精通。
刘晋元在李逍遥的“开挂”帮助下,将这些都学得炉火纯青,才能在科举中脱颖而出,成为本朝第一个文武双料状元。
赵灵儿听着他们的对话,心中对刘晋元满是好奇与敬佩。她温柔地开口说道:“晋元公子如此才华横溢,又这般努力,实在令人钦佩。能成为逍遥哥哥的徒弟,想必你定有过人之处。”
刘晋元连忙向赵灵儿行礼,恭敬地说道:“师母过奖了,晋元担不起师母公子之称,而且晋元不过是运气好,得遇师父这样的高人指点。与师父和师母相比,晋元还差得远呢。”
李逍遥笑着看向刘晋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