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平从外面叫了回来,让他盯着点文韬纹身,以防万一
南王府玄镜司,
杨班领着几个衙役急匆匆赶来:
\"李大人!听说您这儿忙活着,怎么不支会一声?这种粗活交给弟兄们就是了!\"
见他到来,李正峰有些意外:\"杨捕头?你这么快就回来上任了?\"
杨班一身官服,腰佩朴刀,显然是直接从衙门赶来的。
\"我急着回来,有别的事。咱郡城里头不对劲啊!\"
\"那个张天冬张大人,他怎么就把吴志远给罢官下狱了?\"
\"他哪有这权力?这不合规矩啊!\"
李正峰面色一肃:\"确实像是乱命。但我初入官场,许多规矩还不甚了然,你们文官内部的事务,我不便插手。\"
杨班摇头:\"这事透着邪性。吴家在本地盘根错节,吴志远入狱,他家竟然没人去朝廷告状?\"
\"这说不通啊!吴家不可能不知道张天冬此举于法无据。\"
\"就算他们不知道,吴志远那些爪牙能不知道?怎么都悄无声息的?\"
李正峰心里倒是隐约有数。
吴志远下狱还没几天,吴家现在恐怕是内部大乱。
他们家族靠那妖狐发家,如今妖狐失踪,这才是动摇根基的大事!
相比起来,吴志远的安危反而排在其次了。
吴家上下,这会儿估计正焦头烂额地寻找妖狐呢,暂时还顾不上捞人。
林胡插嘴道:\"你管他吴家乱不乱呢?他们自己都不急,你操哪门子心?\"
\"吴志远下台对你不是好事吗?正好趁机收拾他那些党羽!\"
杨班连连摆手:\"林爷,官场上的事不是这么办的。\"
\"往小了说,郡守都能被不明不白地搞掉,我这个小小的捕头能安稳?\"
\"往大了说,万一张天冬是非法行事,日后朝廷追究下来,发现我这个捕头在郡守落难时不但不查明原委,反而忙着铲除异己,朝廷会怎么看我?\"
李正峰问道:\"那你有什么打算?\"
杨班道:\"我下午回了衙门,先派陈天浩带人去府城打探消息。\"
\"然后,我得去拜会一下这位张大人,探探他的底。你们说......他会不会是别人假冒的?\"
林胡迟疑道:\"假冒朝廷命官?那可是满门抄斩的死罪!\"
\"若是冒充者本就孤家寡人,无门可抄呢?\"杨班忧心忡忡。
李正峰闻言,挑眉反问:\"怎么,莫非这张大人是'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衙门那摊子烂事,原本跟玄镜司八竿子打不着,他们也不好把手伸得太长。
杨班屁颠屁颠来找李正峰,倒不是想让他插手张天冬顶了吴志远郡守位子这档子事,纯粹是心里没底,想来讨个主意,顺便摸摸这位新贵的底细。
李正峰也没绕弯子,开门见山:“这事儿我听着也觉着邪乎,但我这身份摆在这儿,实在不方便明着查。”
杨班赶紧点头:“懂,我都懂。那我今晚先去会会那位张大人,探探他的虚实,看看他手里有没有朝廷盖了红印的正式文书或者补充委任状什么的。”
“这路子稳妥,”
李正峰表示同意。
虽说他现在是南王府玄镜司的千户,听着威风,可毕竟是新官上任,根基太浅,
哪比得上吴家那种在岭南郡盘踞了几十年的地头蛇,关系网织得那叫一个密实。
不过要论实打实的权力,李正峰入驻这郡城才十来天,却已经隐隐拿捏住了城里的武力核心。
要是吴志远真倒了,张天冬顺顺当当坐上位子,
而他李正峰又能跟这位新郡守搞好关系,那往后在南王府的地盘上,他差不多能横着走了。
但李正峰志不在此,他是个有原则、有追求的正经人,不搞那些歪门邪道。
第二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李正峰照旧起身在院子里练刀,刀光闪闪,虎虎生风,架势十足。
看门的金大爷却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色煞白,声音都变了调:
“李大人!李大人!不好了!出大事了!”
李正峰收住刀势,皱眉问道:“金大爷,别慌,喘口气慢慢说,天塌不下来,到底出什么事了?”
“咱们郡城那位新来的张大人……他、他没了!”
“没了?什么意思?难不成是连夜卷铺盖跑了?”
李正峰第一反应是这张天冬可能是个西贝货,被杨班昨天一说要登门拜访给吓破了胆,
“杨捕头经验老到,还能让他溜了?”
金大爷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不是跑了!是没了!活生生一个大活人,就这么没了!影儿都没了!”
“啥?”李正峰一时没反应过来。
“今天一大清早,张大人不知抽什么风,突然就去牢里见吴志远吴大人了。”
“结果没过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