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只要愿意为蒙古效力,也可以继续做官!”
“投降?”宋理宗咬着牙,心里很是不甘,他是南宋的皇帝,要是投降了蒙古,就成了亡国之君,以后再也没有皇帝的尊严了。
可他又想到,蒙古大军的厉害,襄阳城、鄂州城都被轻易拿下,贾似道也被杀了,要是继续反抗,临安城肯定会被攻破,到时候自己不仅会被杀,老百姓们也会受苦。想到这里,宋理宗的心里,开始动摇了。
使者见状,赶紧上前,说:“宋理宗陛下,咱们蒙古陛下向来仁慈,只要您愿意投降,绝不会伤害您和您的家人,也不会伤害城里的老百姓们。要是您执意反抗,等蒙古大军攻破临安城,到时候就别怪咱们不客气了!现在投降,还能保留您的性命和尊严,要是等大军到了城下,再想投降,就晚了!”
大臣们也纷纷上前,劝道:“陛下,使者说得对!现在投降,是唯一的出路,要是再犹豫,就来不及了!为了陛下的性命,为了城里的老百姓们,陛下还是赶紧投降吧!”
宋理宗看着大臣们,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吕文德,再想到蒙古大军的厉害,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深吸一口气,眼泪掉了下来,哽咽着说:“好……朕投降……朕愿意归顺大蒙古国……只求蒙古陛下,能遵守承诺,不伤害朕的家人,不伤害城里的老百姓们……”
“陛下放心!”使者笑着说,“咱们蒙古陛下向来言出必行,只要您愿意投降,肯定会遵守承诺,不伤害您的家人和老百姓们!我现在就派人去前线,告诉孛鲁将军和速不台将军,让他们停止进军,等着您的投降文书!”
宋理宗点了点头,让人拿来纸笔,写下了投降文书,盖上了皇帝的玉玺,然后交给了使者。使者接过投降文书,笑着说:“陛下英明!您放心,很快,临安城就会恢复平静,老百姓们也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使者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去前线,告诉孛鲁和速不台,宋理宗已经投降,让他们停止进军,带着大军,前往临安,接受宋理宗的投降。
孛鲁和速不台收到消息后,都很高兴,不用打仗,就能收服南宋,这是最好的结果,不仅能减少士兵的伤亡,还能让老百姓们少受战乱之苦。
两人立刻下令,停止进军,整顿大军,然后带着二十五万蒙古大军,浩浩荡荡地往临安去。一路上,蒙古大军严格遵守窝阔台的命令,不准烧杀抢掠,不准伤害老百姓,遇到老百姓们,还会主动打招呼,老百姓们也都放下了戒备,有的甚至还会给蒙古士兵们送水和食物。
几天后,蒙古大军就到了临安城外面。宋理宗带着南宋的大臣们,穿着素服,拿着皇帝的玉玺和投降文书,走出临安城,迎接蒙古大军的到来。
看到蒙古大军整齐的队伍,看到士兵们严明的纪律,宋理宗心里感慨万千,他终于明白,南宋之所以会灭亡,不是因为长江天险不够坚固,而是因为南宋的官员们贪污受贿、吃喝玩乐,士兵们战斗力低下,而蒙古大军,不仅战斗力强,还纪律严明,深得老百姓们的支持,这样的军队,怎么可能打不过?
孛鲁和速不台骑着马,走到宋理宗面前,说:“宋理宗陛下,你能主动投降,是明智的选择,这样既保住了你的性命,也保住了临安城的老百姓们。现在,你把皇帝的玉玺交出来,咱们就会按照蒙古陛下的承诺,不伤害你和你的家人,也不伤害城里的老百姓们!”
宋理宗点了点头,把皇帝的玉玺和投降文书,双手递给了孛鲁。孛鲁接过玉玺和投降文书,笑着说:“好!从今天起,南宋正式归顺大蒙古国,中原地区,彻底统一了!”
“蒙古大军万岁!蒙古陛下万岁!”蒙古士兵们纷纷欢呼起来,声音震得天地都仿佛在动。临安城的老百姓们,也都纷纷欢呼起来,他们终于不用再受战乱之苦,终于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了。
孛鲁和速不台带着蒙古大军,进入临安城。他们严格遵守窝阔台的命令,让士兵们在城外扎营,只带了少量侍卫,进入城里,安抚老百姓,清理南宋的残余势力。他们还让人打开南宋的国库,把里面的金银珠宝和粮食,一部分分给老百姓们,一部分作为粮草,运回中都,老百姓们都纷纷称赞蒙古大军是“仁义之师”。
接下来的几天,孛鲁和速不台一边安抚临安城的老百姓,一边清理南宋的残余势力,南宋的一些贵族和官员,不愿意投降蒙古,想带着手下逃跑,结果都被蒙古士兵抓了回来。孛鲁和速不台按照窝阔台的命令,只要他们愿意真心悔改,不再作乱,就饶他们一命,还能给他们分配土地,让他们安心生活;要是他们执意反抗,就直接消灭。
因为大部分贵族和官员都愿意投降,所以清理工作很顺利,几天之后,临安城就彻底安定下来了。孛鲁和速不台立刻派人,快马加鞭去中都,给窝阔台送信,告诉她南宋已经正式归顺大蒙古国,中原地区彻底统一,请求陛下派人来临安,管理南宋的事务。
中都的窝阔台,收到南宋归顺、中原统一的消息后,高兴得差点跳起来,这是先帝铁木真一生的遗愿,现在,终于在他的手里实现了!大蒙古国的疆域,不仅包括草原、中原、西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