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上,低着头:“陛下息怒,是臣无能,让耶律烈跑了。
臣恳请陛下允许臣立刻回高阳关,加强防务,防止辽军来犯。”
“回什么回!”
赵恒余怒未消,指着杨延昭的鼻子骂,“你连个刺客都抓不住,回去了能守住高阳关?朕看你就是想找借口离开汴梁!
从今天起,你就留在汴梁,哪儿都不许去!”
杨延昭心里一凉,知道赵恒是铁了心不让他走了。
他还想再劝,旁边的王旦又站出来打圆场:“陛下,杨将军也是尽力了。
耶律烈乃辽军大将,武功高强,能从他手里逃脱,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如先让杨将军回去养伤,等伤好了,再商议回高阳关的事也不迟。”
赵恒瞪了杨延昭一眼,没再说话,算是默认了王旦的提议。
杨延昭谢过陛下,转身退出了皇宫。
回到驿馆,杨延昭立刻让人给自己包扎伤口。
刚包扎好,就有人来报,说有个叫“苏晴”
的女子找他,说是他的旧识。
杨延昭愣了一下——他不记得自己认识叫苏晴的女子。
他让士兵把人带进来,想看看是谁。
很快,一个穿着浅蓝色衣裙的女子走了进来。
女子约莫二十岁左右,长得眉清目秀,皮肤白皙,只是眼神里带着几分忧郁。
看到杨延昭,她眼圈一红,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杨将军,民女苏晴,求您救救我爹!”
杨延昭连忙扶起她:“姑娘快起来,有话慢慢说。
你爹是谁?出什么事了?”
苏晴站起身,擦了擦眼泪,哽咽着说:“我爹是苏明,之前在莫州当县令。
上次辽军攻打莫州,我爹带领百姓抵抗,后来莫州失守,我爹被辽军俘虏了。
最近我听说,辽军把我爹押到了幽州,说要是我爹不投降,就杀了他。
我听说杨将军能征善战,还救过莫州的百姓,所以特意来求您,求您救救我爹!”
杨延昭这才想起苏明——上次他去莫州救援,确实见过苏明,是个正直的官员,为了保护百姓,差点死在辽军手里。
他没想到,苏明竟然被辽军俘虏了。
“苏姑娘,你先别着急。”
杨延昭叹了口气,“我现在被陛下留在汴梁,不能离开,就算想救你爹,也无能为力啊。”
苏晴听了,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眼泪又掉了下来:“那怎么办?难道我爹就只能等死吗?杨将军,您行行好,救救我爹吧!
我就这么一个亲人了,要是我爹死了,我也活不下去了!”
看着苏晴哭得伤心,杨延昭心里很是不忍。
他想了想,说:“苏姑娘,你先别急。
我虽然不能亲自去幽州救你爹,但我可以给杨延浦将军写一封信,让他想办法营救你爹。
杨延浦将军在并州,离幽州不远,说不定能有办法。”
“真的吗?”
苏晴眼里立刻燃起了希望,“多谢杨将军!
多谢杨将军!
要是我爹能平安回来,我一定好好报答您!”
“报答就不必了。”
杨延昭笑着说,“苏县令是个好官,救他也是应该的。
你先在这里等一下,我现在就给杨延浦将军写信。”
说完,杨延昭立刻铺纸磨墨,给杨延浦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了苏明的情况,让他想办法营救苏明。
写完信,他把信交给一个亲信士兵,让他立刻送往并州。
苏晴看着杨延昭忙前忙后,心里很是感激。
她擦干眼泪,对杨延昭说:“杨将军,您真是个好人。
民女也没什么能报答您的,要是您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跟我说,民女一定尽力。”
杨延昭笑了笑:“你不用客气,好好照顾自己,等你爹的消息吧。”
苏晴点了点头,又说了几句感谢的话,才转身离开了驿馆。
苏晴走后,杨延昭坐在椅子上,心里更加焦虑。
一边是高阳关的安危,一边是苏明的生死,还有自己被困在汴梁,动弹不得。
他觉得自己就像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鸟,有力无处使。
接下来的几天,杨延昭每天都去皇宫,请求赵恒放他回高阳关,可赵恒每次都找各种理由推脱,要么说“再等等”
,要么说“朕自有安排”
,就是不让他走。
杨延昭知道,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他必须想办法离开汴梁,回到高阳关。
这天晚上,杨延昭正在驿馆里思考怎么离开汴梁,突然听到窗外有动静。
他立刻拔出腰间的短剑,警惕地看着窗外。
“杨将军,别紧张,是我。”
窗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是张咏!
杨延昭连忙打开窗户,看到张咏正站在窗外,手里还提着一个包裹。
“张大人,您怎么来了?”
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