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这个新生命的降临打破了皇宫的宁静,也给整个宫廷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消息迅传遍了皇宫的每一个角落,宫女、太监们奔走相告,人们纷纷议论着这位新诞生的皇子。
而元恪,这位年轻的皇帝,在听到喜讯的那一刻,心中涌起了无尽的喜悦。
他不顾群臣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决定为胡充华打破那残酷的“子贵母死”
的祖制。
这个决定在宫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大臣都对此表示担忧和不满,但元恪心意已决。
当元恪亲自来到胡充华的寝宫,看到她苍白却坚毅的脸庞时,心中充满了怜惜与敬佩。
他轻轻地抱起啼哭的小皇子,凝视着这个刚刚来到世间的生命,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在那一刻,元恪决定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胡充华和他们的孩子,让他们免受宫廷的纷争与伤害。
胡充华怀抱着她那可爱的儿子元诩,漫步于后宫之中,显得悠然自得。
她的步伐轻盈,仿佛整个后宫都在她的掌控之下。
走着走着,胡充华故意来到了皇后高英的宫殿前。
她停住脚步,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挑衅的笑意,对着宫殿内喊道:“姐姐,你看这孩子,将来可是要当皇帝的呢”
高英听到这句话,顿时气得浑身抖。
她手中原本端着的茶杯,因为愤怒而失去了控制,“砰”
的一声重重地摔在地上,瓷片四溅。
然而,面对高英的愤怒,胡充华却毫不畏惧。
她反而挺直了身子,反手一巴掌狠狠地打在高英的脸上。
这一巴掌打得又快又狠,声音清脆响亮,在寂静的后宫中回荡。
“现在,我才是后宫说了算!”
胡充华的声音冰冷而坚定,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威严。
这一巴掌,不仅仅是打在了高英的脸上,更是打在了整个后宫森严的等级制度上。
它宣告着胡充华的强势崛起,也预示着后宫权力格局的重大变化。
自那以后,胡充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后宫中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元恪对她的宠爱有增无减,使得她在宫廷中的地位如日中天,节节攀升。
胡充华深知元恪对她的深情厚意,也明白这份宠爱所带来的权力和地位。
她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反而更加用心地培养着他们的儿子——元诩。
她亲自教导元诩读书识字,传授他为人处世的道理,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皇帝。
与此同时,高英却在嫉妒与怨恨的阴影中逐渐失去了元恪的宠爱。
她看着胡充华日益得宠,心中的不满和愤恨与日俱增。
然而,她的抱怨和指责并没有让元恪回心转意,反而让他对她越来越疏远。
胡充华敏锐地察觉到了高英的情绪变化,她决定利用这一点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于是,她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诬陷高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元恪在听信了胡充华的谗言后,勃然大怒,毫不犹豫地将高英打入冷宫,从此不再理会。
高英在冷宫中受尽了折磨和屈辱,她的心情愈抑郁,最终在孤独和绝望中郁郁而终。
胡充华成功地扫除了后宫中最大的障碍,她的权力之路变得更加通畅无阻,离那权力的巅峰也越来越近了。
二、垂帘听政的"
霸道女总裁"
延昌四年,宣武帝元恪驾崩,年仅六岁的元诩登基,是为孝明帝。
胡充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统治。
第一次上朝,朝堂上的气氛凝重而压抑,老臣乙弗匡上前一步,躬身奏道:"
太后,按规矩"
话未说完,就被胡充华厉声打断:"
规矩?从今天起,我说的就是规矩!
"
她眼神凌厉,扫视着群臣,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这个天下,从此由她主宰。
乙弗匡万万没想到,自己不过是说了句遵循祖制的话,就被胡充华贬去守皇陵,凄凉度过余生。
胡充华的治国之道可谓是别出心裁、惊世骇俗,其风格之大胆激进,简直可以用“狂野派”
来形容。
在面对国库空虚这一棘手难题时,她竟然想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奇葩招数——卖官鬻爵!
她毫不犹豫地命人列出了一份详细的官职价目表,上至县令,下至刺史,所有官职都被明码标价。
只要你有足够的金钱,就能够买到相应的官职。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天下引起轩然大波。
有一个富商听闻此事后,如获至宝,立刻倾尽家财,花费重金买下了一个太守的职位。
然而,当他在上任时,却在朝堂上磕磕巴巴地对胡充华说道:“太后,我……我大字不识几个……”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众人皆惊愕不已,以为胡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