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姜婉是真有办法让你哭着从心里服,而且你真的觉得自己可以跪在她面前唱《征服》。”
“……好像懂了,好像没懂,总之你快做心理建设吧。”
泉外毕业的这位大三学生深吸一口气,闭眼凝神静思了几分钟,突然有人说:“咦,姜婉加群了。”
“都被骗过27回了,这次得好好考一下。
大家跟我上,越刁钻的题目越好,如果是姜婉的话一定全部都能回答出来!”
本来,一个新生群是不会有那么多不是新生的人混在里面的。
奈何谁都知道有重磅新生马上就要入学,当然是挤破头地往群里面钻。
暑假才刚刚开始没多久,群里每天消息跳得像是洄游的鱼一样,几分钟就是99+。
大家都在翘首以盼姜婉的到来,直到一个月亮头像的账号出现在群里。
当群主让她改名成真名和院系之后,立刻有人发现华点:【外交学系-姜婉??】
【等等,先别急着喊大佬,还不知道这个是真的还是又是冒充的呢。
】
【外交学系-姜婉:冒充?】
【速问速答!
姜婉的同班同学王如的微信名是?】
【外交学系-姜婉:whatif】
【翻译“米胶协定”
!
】
【外交学系-姜婉:rubber-ricepact】
【请解出这道icho题!
】
……
几分钟后,学生会长摸着自己的下巴,深沉地说:“我觉得这是真的姜婉,知识面真的很广,而且答题好快,不像是现搜的。
再者,外交学系主任刚刚给我发来消息,说姜婉已经加群了。”
泉外毕业的那位费解地皱紧了眉:“但是她的账号和泉外群里的不一样啊。”
学生会长的态度很轻松:“她刚才不是说自己有两个号吗?这也很正常。
再说,就算我们不认……群里面很多新生也已经确定她就是姜婉了。”
……
姜婉通过系主任发来的联系方式加了新生群。
刚一进去,还没改名,就看见群里有人正在外交学系-姜婉,问:【婉妹什么时候来北京呀?我本地人,可以带你出去玩!
】
【外交学系-姜婉:还不确定,到时候再说。
】
姜婉盯着对方的群内姓名看了几秒,笑了起来,给自己填了另一个姓名,是前两届进了外交学院的一个泉外学生的名字。
然后她就拿着手机开始津津有味地看“自己”
在群内装逼了。
过了几分钟,一个账号小心翼翼地戳了姜婉的私聊:【……姜婉?】
正是被姜婉借用了姓名的倒霉学长。
【我公平地迫害所有人:嗯。
】
【啊!
!
!
我一看到有人改成了我的名字就猜到是你!
!
!
那群里那个姜婉是谁啊?!
】
【我公平地迫害所有人:不认识,不过很有意思。
】
【……等你觉得没意思了戳穿的时候,那个人会被大家打死吧……】
【我公平地迫害所有人:恶作剧的基本素养就是提前做好被打死的准备,不是吗?】
【……你说得对,我我能先不退出群,好看个结局吗?】
姜婉当然觉得可以了。
虽然她的网名是说“公平”
……但就像对越明时会偏心,对泉外人到底也是偏心那么一丢丢的嘛。
如果说一开始只是单纯觉得“有人冒充自己还没有段时间被拆穿”
很有趣,那在加群一天之后,姜婉开始对冒充自己的这个人感兴趣了。
——想要做到24小时常常冒泡、回答问题,却仍然不被戳穿假身份,那确实需要点功底。
姜婉点开对方主页看了一下,发现是个小号,像是特地为此事准备的。
她再切回群里时,“姜婉”
正在回答新生的问题:【其他也有很多系联系我,比如国关、英语,不过最后还是选了外交学。
】
入学前是学校之间抢人,入学之后就是院系之间抢人。
对方刚刚给出的这条信息就很私人,并且完全正确。
会是穿越者吗?
这个念头在姜婉的脑中一闪而过。
然后,她的手机跳出一条新消息,是系主任在微信上问她是否已经加了新生企鹅群。
姜婉正要回复时,手突然一顿。
这条问题是不是来得好像太巧了一点?
不像是在催促她加群,而是好像在确认她是不是还没有来得及加群。
姜婉抿着笑,不紧不慢地打字:【在群里冒充我的,是主任的熟人吗?】
【王主任:……迟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