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粮食,以后灾年也不用怕了。
正在翻看书册的赵青芮抬起头,「若是收起来大量的粮食也是好事,从税收也能看出来大秦的黔首日子在越来越好,父皇,对这些税收,您可有什么打算吗?」
「打算,自然是储存起来,以防灾年,同时调整市面上的粮价,你有什么打算吗?」嬴政沉吟道,闺女提起这事,定然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了吧。
「若是每年都收这么多的粮食起来,大秦也消化不完这些粮食,放着也放坏了,卖估计也不好卖,如今像是红薯的价钱很低,父皇应该有所了解。
」赵青芮认真道。
「嗯,听人汇报过,如今已经一个秦半两一斤了,降价降的太快了。
」嬴政无奈道。
不过他却很高兴,粮价低了,就算是那些很穷的都买得起。
只是这个价钱有点伤民啊,这些粮食都卖不起价钱了。
「是啊,太便宜了,好在这些东西能够储存很长的时间,要是以后每年都收这么多的税收,甚至更多,国库肯定是放不下的,说不定还会放坏了都吃不完。
」赵青芮严肃的看着老爹。
…
「那你想做什么?」嬴政沉思了几秒,知道了闺女的意思,如今的大秦今时不同往日,这些粮食可以储存一部分,但也不能储存的太多,不然就是浪费了。
「我想降低一些赋税。
」赵青芮认真道。
宿陵恭敬的侍立在侧,听到赵青芮的话,心中对她是真心的佩服,大秦有她做储君,是整个大秦之幸啊。
她真心爱民,她希望黔首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
若她不是储君,不是始皇帝的孩子,他定然要把她招纳到墨家了,她仁爱天下,和墨家的理念很相同啊。
「降低赋税么,这是好事,但是朕要攻打匈奴月氏这些部落,还有那些个孔雀王朝什么的,这可是需要大量的粮食的。
」嬴政微微皱眉。
「父皇,打仗也不是您这样打的啊,您打下来了之后,朝廷还要接管,还要去治理,不是您把匈奴打完了,然后又马不停蹄的朝着海外进发了。
」赵青芮无奈道。
难怪大秦会变成之前的样子呢,老爹想的太远,想要一下子把所有的规则都制定好,想要把大秦的基础建设都搞完,给子孙后代留一个安定的大秦。
这么做也弊在当代,功在千秋,也不能说是坏事。
老爹想的,都是想要把这些事情一步到位了。
实际上,现实根本就不容许啊。
赵青芮的话,让嬴政陷入了沉思,他之前就知道自己做的太过着急了,过度消耗了大秦的国力,也
就这两年在赵青芮的治理之下,国力才恢复了一点而已。
「是朕心急了。
」嬴政叹了口气。
「父皇也是为了开疆扩土,为了让大秦更加强大,父皇也能听进我说的话,我很高兴。
」赵青芮眉眼弯弯。
这大概就是她和扶苏的区别吧,扶苏性子太直了,太君子了。
相反,她觉得自己更不择手段一点,只要是对她有用的,就可以用。
被闺女捧着,嬴政心中美滋滋的,若是没有闺女,扶苏定又要直谏了,让他放弃在攻伐匈奴之类的了。
「这件事以后再说吧,现在还需要粮食,赋税的大事,至少要等下一次五年计划会议的时候再提出来。
」嬴政眼中多了些笑意。
「嗯,也行。
」赵青芮点头,打仗需要的粮食很多,确实需要大量储存。
翻看着国库的钱财,赵青芮心中有底了。
除了田赋之外,最多的就是商税了,如今的商税收入已经完全的超过了田赋。
如今的商人的约束也没有之前那么强了,甚至朝中有意鼓励经商,让大秦的经济开始繁荣起来了。
看着账本上的钱,赵青芮都愣了一下。
「商税这么多么?」赵青芮嘀咕道。
「是的,还在源源不断的涌入国库,殿下鼓励经商,还让人开发大海,海上的各种货物在内陆很受欢迎,卖的都很不错,就算有逃税之类的情况,但是依旧阻挡不了钱源源不断的涌入国库。
」宿陵认真道。
…
「不愧是朕的女儿。
」嬴政笑了起来,心中骄傲不已。
「按照这个来钱的速度,若是搬迁赔偿,倒也够了。
」赵青芮心中有数了,把手中的账本合上。
「宿巨子先忙,我和父皇还有事先走了。
」和宿陵打了一声招呼,赵青芮就拉着老爹离开了治粟内。
「赵府令,去把李斯冯去疾,冯劫他们几个都叫过来,我有要事要和他们商议。
」赵青芮看向赵高。
回到章台宫的时候,李斯他们已经在这儿等着了,这会儿朝会结束才没多久,都还没有离开皇宫呢。
「几位请坐,去那些茶水过来。
」赵青芮笑眯眯的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