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洗脑
刘备在上次的时候就发现了,玉璽给予的强制记忆內容,不光是能每次记录十万字而已。
若是能理解这部分强制记忆的內容,就会等同的视为已经理解。
黄欣琪听说此事后,高兴的翻出一本初等代数来,看著刘备茫然的眼神,然后就没然后了。
得知黄欣琪想要钻空子,刘备那是哭笑不得,若是什么东西都看一眼就能领悟,他也不至於看不懂武器设计图了。
玉璽能得到短暂的“过目不忘”,但不能得到“全知全能”。
看完季汉的落幕后,刘备的內心很复杂,
孔明实在是辛苦也尽力了,在夷陵结束后的数年时间里,就將益州的元气给恢復过来,已经是真的化腐朽为神奇了。
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奢求他做成点什么,实在是太为难,他是人而不是神。
即便没有街亭马,能顺利的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就打成连纵凉益的局面,依旧是很难打的。
往好的地方说,能多苟延残喘一段时间,这也就是极限了。想要靠著这样的情况打破关中还於旧都,光是粮草从汉中去凉州,那就赶不上。
这个叫做姜维的魏国降將,非常的符合刘备的心意,明明都没有见过我,却把兴復汉室的使命,贯穿到他的生命里。
让黄欣琪查了查姜维的出生年月,不出意外在当前的时间点,还並没有出生。
再往后就是陷入慢性死亡的剧情,最让刘备心中难以释怀的,莫过於譙周的《仇国伦》。
如果说季汉的灭亡是天意,那譙周就是那个推动了这个进程的人祸。
知晓《仇国伦》內容的人並不是太多,简单来说,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大国国力强,可以肆无忌惮的四处討伐,小国国力弱,就应该体恤生民,莫行逆天之举,並坐等投降。
这篇东西在现在大部分人看来,那肯定是无稽之谈,若是人人如此,那歷史上就不会有以弱胜强的道理了,弱势方都等著投降就完事了。
但在当时的益州,却不是如此,它掀起的波澜,可以说影响到了几乎从上到下的所有人。
没错,就是所有人,因为在那个时候,就只有一个人还在坚持北伐,那个人叫姜维。
而在《仇国伦》的影响下,诸葛瞻就说过,我內不能除黄皓,外不能制姜维,进不能守江油,
无面目再回成都,並最终战死。
就连诸葛瞻这样地位的人,都开始对姜维的北伐抱有怀疑態度的时候,季汉存在的法理,其实就已经断绝了。
刘备看的很明白,武將没有战心,陛下宠信奸假,姜维为了避祸,带著最后的生力军远远的躲到咨中那个地方去屯田,已经是被迫无奈的选择。
受到这篇东西的影响,大家都只想坐等投降,没有人再想反抗,这才是最悲哀的地方。在这个时间点上,季汉其实已经死了。
刘备嘆口气,他不想责怪好大儿太多东西,刘禪就这等平平无奇的资质,从小娇生惯养的环境下,让他还缺乏必要的骨气。
在益州的整体內部气氛,已经如此厌战的情况下,指望他有血性或者做点什么,確实也是奢望。
刘备苦笑道:“黄姑娘,我一直自翊是个能容人之人,不会为了没有发生的事情去责怪他人,
但唯独这个譙周,实在是让人恨得牙痒痒。”
“世家的行为模式我很清楚,自从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后,益州彻底没有胜算我也很清楚,此人做到这个地步,著实是太过分。”
“刘备的备就是准备好了,刘禪的禪就是该投降了,合起来就是准备好该投降了是吧”
“好好好,他不是喜欢蛊惑人心这套东西吗按照你们的说法,这也叫洗脑对吧待我三兴汉室后,给他都丟到北边去,去给异族人洗脑吧,洗不成就永世不得再回中原来。”
卢植带著陈信,两人悄咪咪的来到一处宽敲的大房间內。
现在陈信顶的是刘备的身份,他不好直接进去,因此两人就站得远远的。
现在是临近午食前的休息时间,卢植告诉陈信,两个看著年纪稍大的,分別是徐庶和法正,然后那个举手投足都洋溢著自信的,就是庞统。
他身边的分別是石韜,孟建,蒋琬等人,左边那个静静的思索不说话的,就是诸葛亮,右边那个皱眉苦思陷入难题的,是陆议。
最后那个似乎在打瞌睡的少年,是马良。
陈信哭笑不得,马良这才十岁,你把他丟在这群人中间,那岂不是难为他吗
卢植告知,並没有学习一样的东西,对於马良的课程,是简单的数字认知外加比较初步的经学。
而且马良的课授,並不是他来完成,而是诸葛亮和庞统两人在閒暇时间的点拨,这两位的教导已经完全足够。
卢植说的还真没错,就这远远的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