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好消息
简雍在出发前,建业眾人在復盘当世时局的时候,意外的发现有一个被遗忘的点,虽然不是很要紧,但可能会造成某些不可预估的情况。
这个点就是刘虞对於吕布的感官和看法。
建业眾人都清楚,吕布此人,狼子野心,但刘虞可不知道。
眼下的吕布和歷史中无差,算得上是“三姓家奴”,但没有做出在原来的时空里的徐州背刺之事。
考虑到他是诛杀董卓的功勋,刘虞內心对他说不定还会有点好感。
果然和建业眾人猜测的情况差不多,刘虞告知他对於吕布的感官,真的还可以。
为了能让吕布能有和袁绍手腕的能力,平原那边让人北上数次,偷偷摸摸买马的时候,刘虞都让手下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的话根本就不会那么顺利。
他袁绍想驱吕布打我,我也可以帮吕布让他对邮城有想法,来而不往非礼也。
现在的河北形势就是,袁绍以为可以驱虎吞狼,推吕布打刘虞,从而实现两边通杀。
吕布认为他只要有时间发展起骑兵来,就能顶著你袁绍硬吃幽州,从而在后边发展,你奈我何
刘虞则是想做渔翁,无论是袁绍和吕布他都不看好,暗中给予看起来偏弱的吕布更多的支持,
希望他们两败俱伤,幽州成为最大贏家。
虽然河北局势看起来乱成一锅粥,但建业眾人都非常清楚,实际上刘虞才是最弱的那个,他若是以为自己能当渔翁的话,那可是会出大乱子的。
这才是让简雍北上的另一个目標,千万別小看了吕布这个武夫。
可惜的是,刘虞对此建议不置可否,他告知简雍,现在军政上是邹靖,田豫为將军,田畴为长史负责供给。
不管是吕布和袁绍打,还是吕布想动幽州的脑筋,他都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此三人都是大才,定然是可以顶住吕布保幽州无忧的。
幽州的一把手如此自信,简雍是个机灵人,自然不会选择去驳了刘虞的面子。只能婉转的告知,若是来日真有不利之时,还能去辽东寻求帮助和留下条退路。
转眼又过两个多月时间,气温逐渐升高,已经进入春夏之交的季节。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建业可谓喜讯不断。
黄忠抱著好聚好散的心態,身为武人的自觉,亲自去襄阳说明转投扬州的原因,结果就是刘表虽然答应了,但越上头的操作,让老將军心寒无比。
老夫就那么一个宝贵儿子,你们竟然真动他的脑筋,黄忠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刘表的授意,还是前越的单独行为。
后续老將军还通过自己的渠道得知,当日里蔡瑁的想法更为果断,就是简单的杀之而绝后患。
扬州这边早早聚拢两位当世神医,大力发展医学,並最终救下儿子的性命,日后可以顺利的娶妻生子。
荆州则是坐视属下行那齦之事,如此狭隘和没有格局,相比之下,一切都不重要了。
刘备这边正头疼让谁去庐江能压得住场子,这不正好瞌睡遇到枕头。
黄忠在长沙多年,为人待物性情相对圆滑,既没有关羽之傲也无张飞的急躁,庐江的陆康有言在先,投降的前提是,不能让孙氏和周瑜的相关人员去驻军。
庐江地处要道,北临淮水防线东边靠著江夏,刘备看陆康在庐江多年,待民以诚深的民心的態度上,想著还是以安定为本。
本来是准备调柴桑守將赵云去,毕竟让子龙看著长江水路,本来就不是他的强项,实在是暂时无人可用不得不如此。
庐江本地还有一万多的驻军,决定投降刘备承诺后,陆康也大度的解散近万人,恰好是入春的时候,让他们退伍去耕作。
黄忠带上两千建业士卒,承诺半年时间,足以让庐江归心,便匆匆的去赴任,
跑汝南和南阳的斥候们,也传来好消息,陈到当时並不在家,回去之后得知扬州牧刘备让人登门相请,立刻收拾东西,带著家小就来投奔。
牵招守在合肥,关羽直面寿春,陈到到后,刘备当即在丹阳再募兵一万,让他带著训练。
陈到表示受宠若惊,主公我不会带兵,別说一万人,我连五百都没带过要不还是让周泰统领去带兵,我来做亲卫比较好
周泰笑著表示拒绝,他也是深知內情之人,他知晓现在只要做好当初“樊会”早期做的事,就足够青史留名。
刘备笑道:“一切从头来,不会带兵没事,下回我去给你看看有什么能抄,不是,能带回来的资料。”
“陈信有次说过,军队最重要的是纪律,能做到令行禁止,先生也深以为然。”
“现在丹阳民心向著咱们,自愿入军伍者不少,还是比较好带的,你的任务就是先让他们在锻炼体能的同时,全都要学会听命令。”
陈到点点头,陈信自己已经来了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