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屋”最新网址:https://www.5czw.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笔趣屋 > 都市言情 > 隐形富豪炼成记 > 第79章 果然

第79章 果然(2 / 2)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从家族蚕农开始的德鲁伊 穿越有物资,美国人你怎么打? 重生七五:从零元购开始称霸天下 重生归来,冷眼扫渣 都传她是心机女 大唐!贞观不良帅,二帅临朝! 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 仵语 四合院:傻柱已死,我是何雨柱! 规则怪谈:一心挖墙脚的快乐疯批

这里富丽堂皇,大门两旁的楹联,据传是明朝大学士李东阳所撰,清朝纪晓岚所写:“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这种赞誉,已堪称“布衣天子”了。

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频繁,皇帝轮流做,今日到我家。

但无论士林,还是民间,心目中唯一的圣人,还是孔夫子,因此,曲阜孔家,才是真正绵延千秋的“天下第一家”。

拜谒三孔,孩子们更多是看热闹,真正来看门道的还是老师与随行家长。

来到这里,凡学竹首先想起来的是小时候的一件事。

一年秋天,姐弟三人随父亲到地里干活。田间休息时,刚上小学2年级的凡三,突然问了父亲一个问题:“老爸,这世上什么东西最厉害?”

在孩子们眼里,最厉害的当然是大自然中的毒蛇猛兽。

谁料,父亲沉吟一阵后说道:“世间最厉害的,恐怕还是三纲五常。”

当时,凡三还小,他以为这“三纲五常”,大致类似黑白无常之类的鬼怪。但凡学竹已上初中,知道父亲说的大致是孔老二(文革时对孔子的贬称)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类。

这件事,显然给凡三留下深刻印象。

3年后,这家伙小学毕业。

那年夏天,他从一本书里,看到了“三纲五常”的真正含义与原始出处,就兴冲冲地跑去告诉二姐。

据说,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碰壁后回到鲁国,专心着述,编辑整理《诗》《书》《礼》《乐》《春秋》。

同时,他开坛讲学,与弟子们坐而论道,正式总结出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 、智、信。

其实,这就是两千多年来,支撑整个华夏文明的伦理骨架。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这些赞誉,不是平白无故的。

离开孔府,建华游学团去了222公里外的蒲家庄,到那里寻找“聊斋”故事。

与金碧辉煌的孔府相比,蒲松龄故居就茅屋三间,小院一座,可谓乡村寒门。

门前有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到了这里,思念思想等孩子,到处寻找“画皮”来处,追寻“罗刹国”两面人的根源,还有崂山道士望月飞升的浪漫场景。

凡学竹、吴秀玉则对老先生一首自嘲诗感慨万千:“墨染一身黑,风吹胡子黄。但有一线路,不做孩子王。”

两人是蒲老先生300年后的同行。

这时候,乡村教师待遇低,还时常被拖欠。因此,对老夫子的感慨感同身受。

两人对视一眼,几乎不约而同地想到:如果不是三子当年冒险下海,也许她们也会像黄新宇那样,寒冬上街游行,去县政府门前静坐讨薪。

这种神仙日子一般的游学,做梦去吧!说不定,她们正趁暑假,不知给谁家孩子补课,赚点补课费,补贴家用呢!

金碧辉煌的三孔,与山野乡间的蒲家庄,相距不过200多公里,恰好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一体两面。

有人说,不去孔庙,不知道理想崇高;不读《聊斋》,不知道世道险恶。

离开蒲家庄,建华游学团去了鲁省省会泉城。

盛夏季节,正是泉城风景最美的时候,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不过,孩子们印象最深的还是《还珠格格》里,古时候的大明湖畔,荷叶田田,花红柳绿的泉城。

面对眼前的钢铁水泥森林,他们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果然!电视剧里的故事不能信。”思念心中暗想。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夫人变成了家族继承人 皇城震惊!绝嗣太子与寡妇生娃了 闺蜜说她爸不行,领证后却醉酒行凶 我真不想变成歌后啊 继母是豪门,我成四个姐姐团宠! 重生84:带着双胞胎垄断渔业成首富 接亲出轨?重生真嫡女当场乱杀 我儿,大明首辅张居正 漫漫远游记 最后一个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