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走出饭店,来到地铁口,这小子才明白过来,自己已通过未来大舅哥测试。
他既庆幸,又意外:“看来,这个大哥也是事业型的人,只重人才,不看钱财。”
其实,凡三压根就没想过江家经济问题。凡家财务自由了,他不在乎对方是否贫寒。
这一面,关键是看看江涛待人接物有没有涵养,说话做事有没有条理,是不是表里不一的心机男。
至于其他的,凡三没时间也没闲心去过问,法院那位大姐的责任心,妹妹的眼光,他还是信得过的。
不过,对于相识才两个月,凡学兰就将江涛带到家里,他还是冷着脸提出批评。
这天晚饭后,凡家人都聚在父母房间,凡三非常严肃地对几个姐妹说了家庭住址保密的事。
“从今往后,家里形成一条规矩,老家一般来客也好,这边新认识的朋友也罢,一律不准往家里带,有事情都在外面说。”
凡三强调,客人可以在外面招待,远道来客可以请他们住宾馆。
“这个住处,虽然知道的人不少,对方找过来的话,最好也带到外面招待。新小区那边,大家最好不要向外边透露。有事情,可以先电话联系,然后约到外面谈。”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个春节前,凡三就要回美国去,他最放不下的还是家里人的安全。
京都固然治安好,是首善之区,但也难免有宵小毛贼甚至强盗,因此,如何小心都不为过。
对此,父母非常赞同。
上次,老丁投毒与煤老板家被抢,让老两口认识到老家也不安全。
“以后,回老家也不要事先张扬。回去后,时间不要呆太长,一两周就行了。孩子们的生活圈子在这边。那些老亲,有事来往就行了,不要让孩子们多牵涉。”
这番话说完,包括凡学梅、马艳红才意识到,凡三去年举家北上的真正意义。
家里老亲,父母在,正常来往;父母走后,他们这一代还慢慢维持着;到下一代,估计就断了。
倒不是看不起老家人,而是孩子们在京都这边,人脉与老家已不是一个圈层。
贵易友,富易妻,千古亦然。
新陈代谢,这是社会阶层变化后的必然,凡家也很难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