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簇纯白色的火焰凭空自现,不过只是眨眼之间,就已经蔓延到谷畸亭的整个全身之上。
若换做以前,他现在唯一的做法就是想着怎么尽快脱身。
可是从张若尘的时间线里面看见的那些内容,多少对他现在还是有些影响。
谷畸亭状若疯狂,丝毫不顾阳神上灼热的疼痛,大叫着冲着张若尘道:“告诉我,我看见的是真的吗?”
“告诉我,你究竟是谁?”
张若尘闻言一愣,随后看着谷畸亭的样子,知晓他这是哀莫大于心死。
但敌人死,总比自己死要强吧。
张若尘嘴角微翘,像是在笑,只听他冷冷道:“谷前辈,您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不是吗?”
“何况,这个世界的真实与虚假又有何妨呢?”
“存在即合理。”
“既然我来到这里,经历这里,改变这里,融入这里。”
“我见即所见,我闻即所闻!”
“我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那么我所见之、视之、听之、闻之,一切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或许于这个世界而言,世界是虚假的,但本我是真实的。”
“以虚假看待本我,那么我即是真,亦即是假!”
“我认为真,便是真的!”
“我认为假,便是假的!”
“又何苦纠结于眼前之所见,何而不从心呢?”
话落,许是看着谷畸亭的状态,抗不了多久了,张若尘又沉吟一声,接着轻笑一声,随后才道:“说句大逆不道的话。”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敢问谷前辈,可曾听闻所谓三千大世界的说法?”
谷畸亭扛着张若尘的三昧真火,眼神之中似乎恢复了一些清明。
“三千大世界:宏观的世界层次,是“整体的秩序””
“另,“三千大世界”在佛教中常指广阔无边的宇宙体系,包含无数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世界维度。”
“每个大世界如同一个宏大的框架,有其运行的规律、众生的境遇和因果的脉络。”
“是“宏观层面的多样性与整体性”的体现——就像宇宙中无数星系,各有其轨道,却又同属一个更大的宇宙系统。”
张若尘打了一个响指,“没错,正所谓一花一世界,不正是万千小世界——微观的个体映射,是“一花一世界”的具象吗?”
“万千小世界”并非仅指空间上的“小”,更暗含“每个个体皆是一个完整世界”的深意。
“此时,“一花”便是一个小世界,它有自己的生长规律、生命周期、与环境的联结,花瓣的纹理、露珠的折射,皆是这个小世界的“秩序与奥秘”;”
“而“一叶”也是一个小世界,叶脉的走向、光影的变化,藏着生命的韧性与自然的智慧。”
“万千小世界散布于三千大世界中,如同星辰点缀宇宙。”
“每个小世界虽微小,却完整自足,是宏观世界在微观层面的“浓缩投影””
“三千大世界的规律,早已隐含在每一朵花、每一片叶的小世界里。”
说到这儿,张若尘清了清嗓子又道:“一叶一菩提——微观本质与宏观觉悟的贯通”
“ “菩提”代表觉悟与智慧,是超越表象的本质真相。”
“在万千小世界中,“一叶”的生长、荣枯,不仅是一个小世界的兴衰,更折射出“诸行无常、诸法空相”的普遍真理;”
“而这种真理并非仅存在于某一片叶中,而是贯穿于所有小世界,最终指向三千大世界的本质”
“觉悟不在远方的“大世界”,而在眼前的“一叶”里。”
“正如三千大世界的终极智慧,其实早已蕴藏在每一个小世界的细微之处。”
“看懂了一朵花的生长,便懂得了世界循环的规律;”
“悟透了一片叶的本质,便触达了菩提觉悟的核心。”
“而我以上说的所有一切,亦可总结为:从微观见宏观,从本质通全体。”
“三千大世界是“量的广阔”,万千小世界是“质的完整”。”
“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则是连接二者的桥梁。”
“它告诉我们:不必执着于“大世界”的遥远或“小世界”的微小。”
“因为宏观的规律藏于微观的细节,终极的觉悟显于眼前的具象。”
“三千大世界的奥秘,在一朵花的绽放中舒展;”
“万千小世界的本质,在一片叶的菩提中通明。”
“二者相互印证,最终指向“大小不二、本质归一”的究竟真理。”
“所以谷前辈还觉得,这里是真实,还是虚假?”
谷畸亭愣了一下,脸上痛苦的表情一抹而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轻松惬意,和他现在这个状态,形成了极具强烈的对比。
“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