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之中以梁乐明资歷最深,但他也只是1972年出生的、
但对比已经冒出头的彭昊翔,他们还在积累中。
“今天邀请三位过来,是受袁华导演的委託。他认为目前香江电影的风气太过於倚老卖老,年轻人少有出头机会。於是想在星梦旗下打造一个更加年轻化、国际化的电影厂牌,如今诚挚邀请三位加入。”
丁承平的发言让三人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梁乐明试探著问道,“这个所谓的电影厂牌会如何运作呢”
“以剧本为主导开启一个项目。”
“星梦负责拍摄经费、发行等相关工作,大体运作模式就是这样。”
“对了,如果你们暂时没有灵感,袁华导演在我们公司內部剧本库存了很多大纲创意,你们也可以选择这些大纲来创作。”
袁华不仅要挖香江电影的根,他要另起炉灶,不和你们这些人玩。
老登占著位置不干正事,底层年轻人出头没希望,这样的状况由袁华来改变。
创新能力不足,就让袁华来带他们走半岛电影的道路。
更多类型片,內容向国际接轨。
梁乐明三人对视一眼都看到自己眼中的兴奋。
进入这行业的谁不想当导演。
但是香江电影一年开工的电影就这么多,他们头上还有一大堆人在等著,何时才轮到他们。
现在星梦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平台,虽然可能会得罪那些老前辈,但无疑这个平台更加大和广阔。
“我愿意加入。”梁乐明马上答应。
陈茂閒和陈永森也答应加入项目。
“欢迎三位,相信你们不会后悔今天做出的决定。”
丁承平同样是內心汹涌澎湃,香江这边终於也是动了起来。
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敲敲边鼓,搞搞网大这些,他真的要感觉金像奖评委会那帮人,没有他们,老板袁华不知道何时才会真正动真格。
而在合同上籤下名字后的三人,马上就有三本剧本大纲摆在他们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