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悬崖勒马
之所以觉得遗憾,是卫淮觉得生產队长死得太过轻巧,而且,不是自己亲自动的手。
姜泽鹏、崔海伦、孟奎松这三人,可以说是一丘之貉,没一个好东西。
如今孟奎松死了,剩下的就是姜泽鹏和崔海伦两人。
按照康明浩的说法,姜泽鹏现在依然在村里作威作福,日子必然滋润,人出来的可能性不小,要解决他,怕是得回到双石公社,想別的办法。
好消息是崔海伦已经不是公社主任。
他这位置,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不管怎么说,都是公家的人,如果依然在那位置上,事情不好办,而现在已经被下了,那就简单了。
“康叔,你知不知道崔海伦在外边干什么吗”卫淮进一步探听崔海伦的具体情况。
康浩明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只是偶尔见过两次,穿得西装革履,皮鞋也擦得能当镜子照。听人说专门跑南边,倒腾些东西,到山城售卖,赚到钱了那些人,哪是我们这些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能够得上的,也懒得关心这些事儿。”
“说的也是!”
卫淮点点头,既然康浩明不了解,也就没有多问的必要。
三人在馆子里边吃边喝,顺便了不少双石公社那边的事情,卫淮也瞎编乱造了一些自己的情况,只是给康明浩一个日子过得勉勉强强的形象。
直到饭菜吃得差不多了,卫淮才压低声音试探著问:“康叔,你们是来这边淘金吧”
这个时候选择回乡,加上他们父子两人黑瘦的模样,卫淮能想到的,只有可能是做这一件事儿。
再说了,这边本就是多金的地儿。
见卫淮问起,康明浩先是微微愣了下,然后警惕地看看四周,这才衝著卫淮微微点点头:“去年的时候,村里的矮子家突然就连夜消失了—矮子家,你还记得吧”
“记得!”
康明浩所说的矮子,也是双石公社的人,个子只有一米五,还有些微驼,向来也是村里人调侃的对象,大卫淮十来岁。
卫淮离开双石公社的时候,他都还没有结婚。
如今,该是三十五六岁的人了。
“前年的时候,听说他跟远房亲戚来长白山淘金,只是一年时间,临近过年的时候回村,还没等亲友上门寒暄,也没跟任何人做过告別,突然一家子就走了,走得乾乾净净,
家里啥东西都没要,没有人知道去了哪里。
是冲看什么打算无声地隱去一切行踪
有人说,矮子是在东北赚大钱了,举家搬迁继续淘金,还有人说他在东北挖到了狗头金,怕遭人惦记,才不得不举家搬迁。
虽然矮子可能暴富的事儿都是捕风捉影,但今年村里有好几个后生仔都开始离村求財了。
我也是一样,不过,我跟他们不同,我是在咱们那边,认识了一个当年来蜀地建厂工作的东北职工,从他那里知道,呼玛、漠河这边確实有很多人淘金,我这才一咬牙,卖了自家养著的两只猪,拿著那些钱,领著康志过来碰运气。
康志好岁也读过几天书,认识一些字,问路,看站名啥的没问题,也就找到这边来了来的时候,不知道这边的具体情况,来早了,我们那地方,庄稼都长老高了,这边还是冰天雪地,又捨不得钱,我们爷俩差点就被冻死在呼玛。
没办法,只能跑城边上的林子里,爷俩生生刨了个土洞暂时住著,一有时间就来呼玛找人问哪里能淘金,哪里需要人手。
一开始的时候没人搭理,后来好不容易碰到个摊煎饼的,就是之前我买煎饼的那个摊子,他是接头人,给介绍了个去处,到漠河那边的山里的一个金场子。
雇我的是个有钱的金老板,找到了富矿,来不及採挖淘洗,又不想看中的地方,来年被人抢占了,就找人手看著,整个冬天一直抓紧时间挖沙备料,等开春河水化冻的时候淘金。
那槽坑难挖,也总比在这里冻个半死强,好岁能混口饱饭吃,我们爷俩就去了,在槽坑里用柴火边烧边挖,挖了两个月,金场的人才渐渐多了起来。
我们是新手,就专门干挖沙这事儿,一个月一个人也能有两百块,不管怎么说,总比在家种地,或是到工地上干苦力强,就一直做到现在了。
眼瞅著霜越来越大,又要下雪了,就想著赶紧把爷俩挣到的千多块钱给送回去。”
康浩明说得很心酸的样子,喉声嘆气的。
卫淮问了一句:“明年还来吗”
康浩明直甩脑袋:“不来了,打死也不来了—时不时就被黄金缉查追得鸡飞狗跳,
而且这里边—除了伤病、槽坑塌死掉的,我见过的好几个人,头天晚上还见著人,隔天就消失了,还有打架、爭抢地盘的事情太多了—-我怕再来,就没法再活著离开。”
“这样也挺好,有千多块钱,起座房子,买个牲口也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