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现在还没有定论,不过合拍片也不失为一种方案。
不能说思湘文化不看好,中影就不做了吧?”
任重沦听出了韩三爷话中的不满,不由得笑了笑“合拍片的确有合拍片的好处,不过徐小子考虑的却是另一个方面。
《长城》《山海经》这样的ip不多,合拍片尚在摸索阶段,如果这时候我们就用《长城》这样的ip去尝试,以后会不会把这条路堵死?”
“再说《长城》、《山海经》本就是我们的文化瑰宝,再找些不懂华夏文化的外国人来参与,的确有些不太合适。
要是到时候被打上一些媚外的标签,咱们站在这个位置,就有些不好做了。”
上辈子的《长城》,这样的标签不可为不鲜明。
一个外国人拯救大宋的故事,这是国人接受不了这个故事的根本原因。
可偏偏,这样的电影却是中影主导,张义某掌镜。
影迷失望也在所难免。
可韩三爷还没经历过上辈子《长城》的失败,还沉浸在华夏《木乃伊》这样的历史大片中。
“这么说,张导和思湘文化沟通过了?”
任重沦摇了摇头,“任务刚下来的时候,张导就和徐小子商量过剧本的事情,为此两人还闹了些不愉快。
这段时间张义某一直忙着《金陵十三钗》,还没空去看《长城》的剧本,我这也是提前过来跟你通个气。”
本来任重沦到中影的事情得安排在徐声和张义某沟通之后,可因为徐心月突然的到来,徐声那边就被暂时的耽搁了。
不过都是要知道了,谁先谁后没多大影响。
“他就这么笃定他那剧本能请得动张义某?”
“也不是笃定,一个十多亿的大项目,就算只是系列片的第一部,恐怕国内还没谁能经得起这个诱惑。”
“剧本我大致看过了,所以才有这个信心来跟韩总沟通。
今明两年的电影市场影响很大,今年还好,有思湘文化顶着,可明年呢?”
“思湘文化的百亿电影计划虽然冒险,但不失为一个刺激国内电影市场的机会。
况且他们的目标本来就是国外市场,所以我才主动请缨,希望能去和总局那边沟通一下。”
韩三爷还是有些不爽利,“中影做不好的事情,他就确定他的思湘文化能做好?”
任重沦苦笑着道,“也不能这么说,市场这个东西本来就很难把握,《长城》拍成历史大片容易,但能不能走出去谁也说不准。”
“再说现在这个阶段,恐怕除了思湘文化,没有哪家能够一下子愿意把几十亿砸进电影市场吧!”
任重沦一针见血,在这个国内票房总量在百亿徘徊的年代,一部系列电影就占了一年票房总量近一半,这样的事情的确很多人都不敢想象。
投资三十亿来拍《长城》系列片,不仅中影拿不出来,就算中影只公布了项目想要拉投资,无数投资方都会望而却步。
三十亿的投资需要百亿票房来支撑,这需要一部电影一年到头不停轮播才能收回成本。
投资人不是傻子,根本不会把钱丢进这样的项目里。
韩三爷揉着眉,思湘文化动辄几十上百亿的投资的确很诱人,可贸然把《长城》这个项目交给思湘文化,他同样也很担心。
电影拍好了,皆大欢喜。
电影要是出了问题,那么他这个中影掌舵者在上头的印象,恐怕也会掉分不少。
况且,合拍片的事,也是总局和文化部提出来的,这时候他要是提出把《长城》交给思湘文化,难免有推卸责任的味道。
“《长城》的版权,也不是我说了就能决定的,这样吧,既然思湘文化想要拍,最好拿出一定的态度来,我两在这里说也没什么用。”
“他们的态度到了,我们也才有个去跟上面沟通的理由。
要不然思湘文化什么都不做,我们就贸然去沟通,有人会说中影推卸责任了。”
《建党伟业》票房失利,本来就让上面对中影颇有微词,这时候他再去提《长城》的事情,的确不太合适。
任重轮也考虑到了他的中影的处境,转而道,“只要韩总支持,思湘文化就有底气去做。
那小子胆子大过天了,他那百亿电影计划,想来也不是什么空穴来风。”
“我就是来跟韩总通过气,等思湘文化再准备一段时间,两个项目应该就会申报上来了。
那么大的投资,就算我们不去说,总局也一定会很重视的。”
徐声其实也早有这方面的考虑,《山海经》的投资规模,不说在国内,就算在世界范围内来说也是少见的。
这个项目申报上去,一定会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到,时候顺带再来谈《长城》的版权顺理成章。
可在这之前,无论如何都得要先跟韩三爷通个气。
不管中影对合拍片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徐声的目的也只是想尽量把《长城》的版权拿回来。
“几十个亿的投资,总局肯定重视,不过那小子真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