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回想起侄子平日来店里帮忙时,那股子难得的机灵劲儿和对烹饪流露出的天然兴趣,沉吟片刻,缓缓道:
“方圆这孩子……若真是铁了心,能吃得了这份苦,倒也不是不成。我这身手艺,能有个真心想学的后人传下去,是好事,是福分。
只是……你大舅那边,怕是难关。再者,厨艺这东西,最是诚实地欺不得,没有捷径可走,非得下够水磨功夫不可。他……真能扛得住那份枯燥和辛苦吗”
“妈,我相信我哥这次是认真的。”林慕慕挽住母亲的胳膊,语气笃定,
“至于大舅,等哥哥学有所成,让他亲眼看到儿子的蜕变和店里的实际需要,他会理解并支持的。
现在,最关键的是,妈,您愿不愿意,收下他这个徒弟?”
方丽君望着女儿充满信任和期待的眼眸,再想到那本手札里等待探索的浩瀚烹饪世界,终于郑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属于“师父”的严谨与期许:
“只要他肯真心实意地学,我肯定倾囊相授。”
于是,从第二天起,“方家菜馆”的后厨里,多了一个格外勤奋专注的“大龄学徒”——方圆。
他他彻底收敛起往日的跳脱心性,一有时间就扎进店里,穿着店里统一定制的围裙,从最基本的活儿干起。
方丽君对他要求极其严格,丝毫不因是亲戚而放松。
“这根笋切得太厚了,影响入味,重切!”
“火候!说了武火快炒,你犹豫这一下,青菜就老了!”
“调味要准,靠手感,更要靠心!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方圆被训得满头大汗,却毫无怨言,眼神反而愈发清亮坚定。
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姑姑传授的每一个要点,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刀工,用心揣摩着瞬息万变的火候与精妙平衡的调味之道。
日子在油盐酱醋的烟火气中一天天过去。方圆仿佛变了个人,不再是那个在商场里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青年。
他的生活重心彻底转移到了“方家菜馆”的后厨。
这天,方圆独立完成了一盘“醋溜白菜”。白菜帮脆嫩,白菜叶软糯,酸味恰到好处,带着一丝回甜,芡汁明亮,紧紧包裹着每一片菜叶。
王玉玲尝了一口,惊讶道:“哎呦,方圆,行啊!这醋溜白菜做得真有模有样了!都快赶上你姑的七八分火候了!”
连张琴也点头称赞:“不错不错,味道拿捏得挺正,火候也掌握得恰到好处。有点儿样儿了。”
就在这时,方建军突然推门进来:“哟嗬,这是咱们方家菜馆新大厨上任了?这么大的喜事儿,怎么也没人通知我过来尝尝鲜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方建军不知何时站在了后厨门口,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而被当场抓包的方圆,身上还系着那条沾着油渍的围裙,手里握着锅铲,一脸措手不及的紧张,僵在了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