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空地上鸦雀无声。
“皇帝、帝后驾到,众臣跪!”
洪亮的声音回荡在广场,皇帝脚下迈步,昂挺胸目视前方,朝着不远处的未央殿缓步而去。
苏雨晴作为帝后,紧随在皇帝身旁。
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大礼参拜,口中高呼万岁。
在众人的跪拜中,两人来到未央殿前的玉台。
抬腿迈步朝着大殿走去,跪在地上的三位丞相起身,跟随在身后。
在后面则是按照官职大小的排列,跟随皇帝入未央殿,
两人走向大殿中央的宝座,进入殿内的众臣按照次序站立在殿内。
秦狄居中而坐,在他的龙椅下方,单独放了一把椅子,便是苏雨晴的落座之处。
虽说她是帝后,也不可与坐在皇帝的宝座上,殿内本就有她的位置,只有重大场合之时,才可入内。
从她成为帝后至今,也仅仅坐过两次而已。
见皇帝与帝后落座之后,进入殿内众臣二次参拜,高呼万岁。
今日能够进入未央殿内的大臣,才算是大汉王朝的中流砥柱。
未央殿若是在这个时候倒塌,根本就不用外敌来攻打,大汉王朝一下子就垮了。
“平身。”
龙椅上,秦狄正襟危坐,口中吐字清晰,声音洪亮。
众人谢过皇恩,起身站立。
秦狄居高临下,看着殿内的诸位大臣,有些人甚至看起来有些陌生。
深吸口气,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开场白:“时间过的快呀!
又是一年上元佳节,今日能见到诸位爱卿,朕心甚喜。
众所周知,朕南下梁都,返京不过半年有余。
朕自梁都北上,一路之上,官道整,运河通,我朝境内,皆是一片祥和。”
“朕时常告诫自己,身为人皇,应以天下黎民的温饱为要。
想要做到这些,离不开诸位爱卿的鼎力相助。
如今我朝百姓有衣穿,有粮食,并非是朕仁德,而是有你们在为黎民百姓遮风挡雨啊!”
皇帝的开场白结束后,便是众臣登场了。
先是三位丞相,先是对皇帝的功德给予肯定。
随后陈述去过一年的经历,挑拣些重大的事情。
最后在说说对新的一年,作出的规划。
殿外,旭日东升,金色的晨光打在未央殿的门口,距离秦狄上朝,已经过去了一个时辰。
朝中政务说的都差不多了,秦狄暗暗松了口气。
接下来的环节,便是召见他国使臣。
尚书省早已通知他们,无论哪国,上殿人数不得过三人。
皇帝召见他国使臣的旨意下达,殿内的众臣分为左右侧身站立,眼睛看向未央殿的入口。
礼部官员取出名册,上面是诸国入殿的顺序。
并未按照国力的大小划分,而是根据他们抵达鸿胪寺的时间作出的安排。
第一个抵达京都的使团:罗泊国,被排在了第一位上大殿觐见皇帝。
“宣,罗泊国使臣上殿觐见!”
随着礼部官员的一声高呼,三名罗泊国的使臣迈步跨过高高的门槛,缓步来到殿内。
看到他们三人,殿内的众臣开始了小声的议论。
“落魄国?这是一个什么国,落魄到了什么程度?”
“什么落魄国,人家那是罗泊国,邻近凉州边陲的一个小国。”
“原来如此,罗泊国,想必也是落魄才成为小国的呀!”
他们暗自讨论的时候,罗泊国的三位使臣站定,为之人缓缓伸手,身后的人将早已备好的国书送到他手中。
“罗泊国使臣,见过汉永盛皇帝。
奉我国君之命,前往汉朝面见皇帝陛下。
进献千年雪莲五株,良驹百匹,奉上交好国书。”
“使臣免礼,尔等长途跋涉前往京都,朕心甚喜。
罗泊国君的交好国书,朕收下了,五日内朕将会作出回文。”
秦狄简单的客气两句,由小太监将三人带到指定的位置,暂时等待。
“中山国使臣上殿觐见!”
中山国与罗泊国相邻,不过地理位置却稍微有些尴尬。
塞北诸国说他属于西域,西域诸国说他属于塞北。
说来说去,就连中山国的国民都不知道自己究竟算是塞北还是应该算是西域。
其实属于哪里都无所谓,国家不大,不妨碍他国不断的欺负他,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中山国使臣,见过汉永盛皇帝陛下。
奉我国君之命,前来京都面见皇帝。
进献黑曜石一块,鸡血玉手镯一对,海蓝宝石三颗,并奉上修好国书。”
秦狄:
不必多述,就是简单的客气,走走正常程序。
这是在大殿之上,说的直白点,就是先见个面。
至于他们的具体诉求,鸿胪寺已经登基造册,退朝之后,会有专人对接协商。
“契丹使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