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抽搐。
“对嘛,我也没说错啊,不就是钟逐什么……”老者瞪圆了眼睛,语气带着几分不服气。
“行行行,是我较真了。”钟逐云哭笑不得地摆摆手,“老大哥您先忙,我先去拜访太师叔他老人家了。”
说罢,他便领着元照一行人往村子深处走。
身后,老者还在对着他们的背影嘀咕:“急啥呀,我哪里说错了?不就是钟什么云嘛!”
桃元村依山傍河而建,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的房屋皆是青瓦白墙,透着古朴的气息。
元照等人穿过村落,来到一处山脚下,远远便瞧见一间农家小院坐落在绿树掩映间。
小院用河底捡来的青灰色卵石砌了半人高的矮墙,墙头上爬满了紫色牵牛花与翠绿丝瓜藤,几朵晚开的牵牛花还在风中轻轻摇曳,卵石缝隙里嵌着一层薄薄的青苔藓,透着经年累月的雅致。
木质门框上挂着一块从木桩上劈砍下来的木牌,虽未经雕琢,却透着几分野趣,木牌上用墨笔写着“鸣鹤”二字,笔锋苍劲有力。
透过虚掩的木门,元照等人能清晰看见院内景象:院角竹架上挂着几只竹制风铃,风一吹便发出“叮铃”轻响,音色清越如玉石相击。
地面铺着的细碎石子被扫得干干净净,碎石间错落种着几株兰草与山茶,叶片翠绿鲜亮;东侧搭着一间简易竹棚,棚下摆着一张旧石桌与一把素白瓷壶,壶嘴还凝着一点水珠,似是刚有人用过茶。
就在这时,院中突然传来一阵舒缓悠扬的琴声,音符如流水般淌出,带着几分宁静淡泊。
众人下意识放轻脚步,目光越过低矮的院墙,循着琴声望去——只见院子墙角处有一方小池塘,池水中游曳着三五条白鲤鱼。
池塘边放着一张造型粗陋的木案,案前坐着一位满头白发的老者,身着素色布衣,腰背却挺得笔直。
方才的琴声,正是从老者指尖下的一张木琴上传出。
那木琴并非名家打造,琴身布满岁月痕迹,显得有些斑驳陈旧,显然已陪伴老者多年。
可琴声却悠扬婉转,蕴含的宁静意境即便如元照这般不懂音律之人,也能清晰感知,只觉心神都被这琴声安抚下来。
池塘边还立着三五只体型硕大的白鹤,此时正踮着细长的脚,拍打着洁白的翅膀,随着琴音缓缓起舞,姿态优雅至极。
老者身旁站着一位八九岁的童子,身着青色短褂,手里执着一把蒲扇,眼神恭敬地望着老者,偶尔轻轻扇动扇子。
不必多说,这位老者定然就是传说中的顾老先生了。
鹿呦瞪大了眼睛,盯着院内景象,口中忍不住轻声呢喃:“乖乖,不愧是隐世高人,这模样,真是仙风道骨,满是仙家气派!”
不仅鹿呦这般想,同行众人也都暗自赞同,只是没将心中想法说出口罢了。
许是察觉到院外动静,院内的琴声骤然停歇,随后一道苍老却温和的声音传了出来,带着几分笑意:“小云儿,是你来了?”
“小云儿?”听到这个称呼,惊涛门众弟子顿时憋红了脸,纷纷抬手捂着嘴,强忍着才没笑出声,连钟益之也别过脸,肩膀微微颤抖。
谁也没料到,自家师父竟还有这般可爱的小名!
钟逐云脸颊微红,狠狠瞪了弟子们一眼,压下心头的窘迫,伸手推开院门,率先迈步走了进去,一边走一边朗笑着说道:
“太师叔,弟子路过附近,特意来看看您老人家!”
元照与曲凌霄等人紧随其后,也跟着走进院中。
顾老先生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钟逐云身上:“难得你小子还能想起我这老家伙。”
钟逐云连忙上前:“太师叔说的是哪里话!弟子就算忘了旁人,也绝不敢忘了您啊!再说,您老精神矍铄,哪里算得上‘老’?”
从外貌来看,顾青云除了一头雪白的头发,确实不显老态——面色红润如孩童,脸上连明显的皱纹都极少,用“鹤发童颜”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若非事先知晓他的身份与年岁,元照等人实在难以相信,眼前这位老者竟已年过百岁。
顾青云的目光缓缓扫过元照一行人,带着几分探究,开口问道:“这几位是……”
钟逐云这才想起忘了介绍,连忙笑道:“瞧弟子这记性,竟忘了给您介绍!这位是……”
他一一将元照几人的身份告知顾青云。
当听到元照不仅是锻造大宗师,竟还是与自己同阶的超一品高手时,顾青云眼中闪过一丝错愕,随即长叹一声:
“元大师当真是天纵奇才!老夫活了这许久年岁,像你这般惊才绝艳的后辈,还是头一次见到。”
元照轻轻摇头,语气谦逊:“前辈过誉了。这世上天才辈出,若放到漫长历史中,更是如过江之鲫,区区晚辈,实在算不得什么。”
顾青云却摆了摆手:“此言差矣!这世上天才虽多,但能称得上‘惊才绝艳’的却寥寥无几。元大师,以你的天资与成就,必然能在江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必如此妄自菲薄。”
他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