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少都会认为仁治皇帝所言有些言过其实了。
毕竟在所有人的印象中都是,他大周乃是天朝上国,怎会如此轻易被那些红夷人赶超。
可是赵士桢不同,他改良火器的灵感本就是他在鸿胪寺中任职时,与那些红夷人聊天,交流,再从他们所携带的火器中找到的灵感。
心念至此,赵士桢心中不由一叹,他大周能工巧匠无数,想要改良这些火器难道还轮得到他吗?
若非大周内部国情如此,工匠地位低下,引得大周上下百姓无论如何都想走科举一途,想要借科举之事翻身,他大周早就不是这般模样了。
只是想要改变如今的现状,何其难矣,士农工商,这可是千百年来定下的规矩,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事情。
更何况,就连自已这个察觉到不对劲的都是这序列内的既得利益者,自已今后若真有机会改变现状,真能狠下心去做吗?
心中百般想法,在外不过一瞬而已,仁治皇帝哪怕看出赵士桢内心正进行天人交战,却也不在此揭穿。
哪怕他有心改变大周,却也不会急于求成,如今文官势力做大,贸然去动文官利益,提高这些工匠的地位,那只会让一切取得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