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裳》开播当晚,姜茶难得地有点紧张。
拉着小桃窝在沙里,面前摆满了零食,严阵以待。
小桃是梅姐给她找的助理,性格机灵活泼,人红就更忙了,没法事事亲力亲为。
“茶茶姐,别紧张!
你美着呢!”
小桃往嘴里塞着薯片,口齿不清地安慰。
姜茶深吸一口气:“我不是紧张美不美,我是怕大家说我只会瞪眼噘嘴演傻白甜。”
毕竟,这是她第一次担纲重要角色的电视剧正式接受观众检验。
片头曲响起,剧情开始。
前几集,姜茶饰演的琉璃作为西域进贡的舞姬登场,确实带着不谙世事的天真和娇憨。
她的一颦一笑,懵懂的眼神,以及对中原文化的好奇与笨拙适应,都被姜茶演绎得灵动而不做作。
弹幕一开始还挺热闹:
【姜茶颜值没得黑!
这异域装扮绝了!
】
【果然适合傻白甜,本色出演吧?】
【好看是好看,但感觉有点单薄?】
姜茶看着弹幕,心里有点打鼓。
果然,最初的印象还是“花瓶”
。
然而,随着剧情推进,当琉璃因为美貌被卷入后宫争斗,遭遇陷害、误解和孤独时,姜茶的表演层次开始显现。
她不需要靠夸张的哭喊来表达悲伤。
一个眼神放空望着远方、一个强颜欢笑时嘴角细微的颤抖、一滴无声滑落却迅被擦掉的眼泪……
都将那种深宫之中的无助、委屈和逐渐成长的坚韧,细腻地传递出来。
特别是在一场被其他妃嫔联合刁难后,琉璃独自躲在御花园假山后偷偷哭泣的戏。
她没有嚎啕大哭,而是抱着膝盖,肩膀微微耸动,像只受伤的小兽,出压抑的呜咽。
然后,她抬起头,看着天上的一轮明月。
眼神从悲伤慢慢变得坚定。
用手背狠狠擦掉眼泪,低声对自己说:“不能哭,琉璃要坚强。”
这一段表演,精准地抓住了观众的心。
弹幕风向开始转变:
【呜呜呜琉璃好可怜!
抱抱!
】
【姜茶这段哭戏可以啊!
很有感染力!
】
【之前说只会傻白甜的出来打脸!
这眼神戏绝了!
】
【她真的演出了琉璃的成长!
从天真到隐忍!
】
与此同时,林菲菲饰演的反派妃嫔也开始力。
她将角色的心机狠毒演绎得淋漓尽致,眼神里的算计和嫉妒几乎要溢出屏幕。
按理说,这种反派角色容易引观众讨论,甚至可能因为“演技好”
而获得关注。
但林菲菲或许是为了突出自己的“演技”
,在某些地方处理得略显浮夸和脸谱化,反而少了点深度。
再加上姜茶通过读心术,提前知道了林菲菲团队准备了不少拉踩通稿。
内容无非是“林菲菲演技碾压姜茶”
、“傻白甜终究不如腹黑反派有深度”
之类。
姜茶这边却反其道而行,梅姐听从了姜茶的建议——
其实是姜茶“听”
到了不少观众对真实、自然表演的渴望。
布的通稿和宣传重点都放在“姜茶演绎琉璃成长线”
、“灵动演技获好评”
、“观众心疼琉璃”
等正面角度上,避免了直接比较和拉踩。
结果就是,《霓裳》播出几集后,姜茶饰演的琉璃,凭借前后期的反差、细腻的演绎和讨喜的人设。
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缘,话题度和口碑持续走高。
尤其是女性观众,非常吃这种“美强惨”
后逐渐成长的设定。
而林菲菲的角色,虽然也有讨论度。
但更多是集中在“讨厌”
和“希望她下线”
上,并未能如愿实现“演技碾压”
的口碑逆转。
甚至有评论指出:“反派演得让人讨厌是成功了,但演得只有讨厌就流于表面了。”
一场没有硝烟的口碑战,姜茶凭借扎实的表演和精准的宣策略,初战告捷。
庆功宴上,制片人笑得合不拢嘴。
特意过来跟姜茶碰杯:“茶茶,这次真是多亏了你!
琉璃这个角色立住了,咱们剧的讨论度一半都在你身上!”
姜茶谦虚道:“是剧本写得好,导演导得好,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
她听到制片人心里乐开了花:
【捡到宝了!
性价比太高了,下次还得找她!
】
张导也难得地夸了她几句:“眼神里有东西了,继续保持。”
连一向不对付的林菲菲,也勉强挤着笑容过来说了几句客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