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订婚时买的那身新衣服,人倒是精神的很。
就是因为下雪的缘故,冻的鼻尖通红。
过来刚好赶上早饭。
“巧了,我们今天早上刚好喝油茶,你来的刚好,刚好可以尝尝,我幺娘弄的,今天这个跟店里卖的不一样。”
里面放的东西多,除了炒面的时候放的核桃和花生,还有切碎了的蛋沫,炒过的土豆渣渣,都泡在里面,一人再煮两根麻花,又香又暖和。
“这个天要不下就好多天不见一点雨,一下就不停了。”
雪都垫起来好高一层,好几年没有见过这么厚的雪了。
吃了早饭,高成才他们也不怕冷,一放碗就跑了,也不知道跟谁家孩子去玩雪去了。
就连高成亮也坐不住,也跑了。
两个大的都不在,英英在那里进进出出的燥的不行。
关学安把带过来的图纸拿给高翠萍和高明海看。
不是给内行看,所以图纸不是结构图,而是做好了之后的成品样子。
毕竟不懂这个的就只能看个样子,看个热闹。
“你看看这样行不行?都做成原木色的,不跟以前老式的一样上很深的漆,这样看起来也大气。”
柜子做的不是原先那样的组合柜,是那两边都是双开,中间还带着雕花大柜门,底下带着抽屉的那种。
写字台是那种左右各单开,上方带抽屉的。
高低柜也是一样,中间一共三层,有一层是带推拉式的玻璃柜子。
高翠萍哪见过这样精细的东西?
高明海倒是见过,黄家那边院子里那个老太太他们家有两张桌子跟这个有点像。
但是那个比关学员画的这个更加的精致。
那雕刻的花纹复杂的眼睛都看不太清楚更别说做出来了。
“挺好,我看可以。”
这要放在以前,这得是大户人家才能用得起这东西,这日子是真的好起来了。
关学安看向高翠萍:“你觉得呢?”
“我也不懂这个,我看着也挺好,但这个感觉是不是太好做,能做的出来吗?得花很长时间吧?”
又要雕又要刻的挺麻烦的,她觉得主要是结实,样子看得过去就行。
“还好,你只是看着麻烦,做起来还行。”
“你师父那边怎么说?”
“他让我跟你说一声对不住,是他没考虑周全。
不过这个活他接了,按照正常价走,就是那个包工不包料的价格。
说因为太远了,要住在这边,再加上还得在这边吃饭。
如果这边家里忙不方便的话,就借用一下锅灶,我们自己带粮食可以自己煮。”
他们到外面干活有几种方式,包工包料,包工不包料,还有全包。
每一种价格都有差别,而且做工要求不一样价格也是不一样的。
他师父的意思是就简单的按着最平常的那种款式收点手工费,这样他的心意到了,高家这边也没有别的意见,这样最合适。
反正收多少钱只有他们内行心里有数,外行又不懂。
所以他给高明海说的是最便宜的价格。
做的时候肯定不会按照这个价格来做。
高明海点了点头:“这样就挺好。
那他没说什么时候开工啊?”
“他说宜早不宜迟,这个样子要是满意的话,初六他就直接过来,他到我们家,跟我一起过来。
一共就来我们两个人,这边最好是有人给打个杂。”
主要改料子拉锯什么的这个太费时间了,尤其是一开始的时候,肯定是需要打杂的给搭手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