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和离任经作区秘书长位子,预示着邱和的时代已经结束,许一山的时代到来。
代表着梁国明的邱和,一直是经作区最隐形的领导。
尽管邱和在许多时候刻意将一把手许一山推在最前面,但经作区内部的人心里都如明镜一样清楚,没有邱和的点头,许一山的政策根本无法在经作区推行。
许一山在经作区被架空,从经作区成立伊始就存在。
林少雄曾在许一山面前发过牢骚,他这个副主任的权力居然比一个秘书长还要低很多。
如果经作区不改变这个局面,他会在必要的时候申请调离。
邱和身为秘书长,手里的权力究竟比不比林少雄大?这是一道难解的题。
他们在级别上都处于同一个水平,而且都是班子成员。
然而作为秘书长的邱和,他的分工是仅次于一把手许一山的实际掌权者。
经作区的权力结构一目了然。
一把手许一山负责全面工作,但受邱和制约。
邱和分工行政日常工作,却需要任何工作都向许一山汇报。
权力对于许一山而言,似乎不是那么重要。
他也从来没有将权力视为经作区未来发展的保证。
直到在易章矿难救援的问题上爆发出来两个人之间的矛盾,许一山才敏锐地感觉到,权力对自己的重要性。
邱和调离经作区,应该是梁国明最明智的选择。
他不会不知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
以梁国明对许一山的了解,他深知邱和根本就不是许一山的对手。
许一山是个固执认死理的人,在他的世界里,好像从来就没有“私欲”
这件事。
都说人无完人,可是许一山既不贪财,又不好色,而且对权力的向往,也远远没有其他人那么强烈。
这样的人,是最恐怖的人。
因为他们就像一面镜子,将人世间很多丑陋的嘴脸暴露无遗。
许一山在梁国明面前暗示出来邱和与易章矿难之间的微妙关系,促使了梁国明下了决心——调离邱和。
将邱和调离,既是对邱和的保护,同时又传递出来他对许一山的信任。
梁国明这一箭双雕的做法,体现出来了他的政治智慧在日趋成熟。
心思复杂的梁国明不会不知道,许一山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地方小干部。
他这一步一步往上走,表面上看都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
其实,许一山悄悄成为燕京在任领导人和已经退下去的领导人重点关注的对象的迹象,他不能不感受出来。
在梁国明看来,许一山可以不成为盟友,但绝对不能成为对手。
一旦与许一山形成对立的关系,他们必然会两败俱伤的。
倘若成了这样的一个局面,他担心胡进会趁虚而入。
毕竟,胡进的力量依旧存在。
而且,他一直没死心。
胡进一直在等待一个进攻的机会,只要被他抓住机会,他梁国明必败无疑。
梁国明最怕的就是许一山被胡进笼络住。
虽说他们年轻时的友情不一定会成为现在结盟的砝码,但在梁国明看来,许一山是个思想纯洁,心地善良的人,他很容易被人利用。
这次梁国明断然将邱和从经作区调离,将经作区全部交给许一山,他的含义已经非常明显。
看,许一山,我对你是多么的信任!
明白其中道理的许一山,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一个好机会。
在邱和前脚刚离开经作区,他便任命林少雄接任了邱和的经作区秘书长的位子。
没有了邱和的经作区领导班子,许一山成了唯一的权威。
短短两三天,经作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邱和调离,林少雄接任。
办事处撤销改设行政区,增加东湖行政区。
各区一把手将进入领导班子的呼声,也在呼之欲出。
林少雄接任秘书长职务的当天,便赶赴易章,主持矿难的救援工作。
一切似乎都在按照许一山的愿望在实现。
就在这时,一个电话打破了经作区的宁静。
中原省省长胡进办公室发来函电,表示胡省长将在两天后来经作区调研。
许一山接到通知时,他正坐在赶往陈州市的车上。
老婆陈晓琪今天要来陈州,他必须抽出一点时间见见老婆,同时,也去看望一下即将临盆的妹妹许秀。
秘书赵力将手机递给许一山道:“许书记,中原省胡省长两天后来经作区调研,请您接电话。”
许一山顺手接过来手机,平静问道:“我是许一山。”
对方热情说道:“许书记您好,我是胡省长办公室主任小周。
我们已经将函件发去了经作区。
但胡省长不放心,所以给您打一个电话确认。”
许一山哦了一声道:“好,我知道了。”
胡进发了函件还要打电话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