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一山受廖小雅之托,进京劝慰胡进。
却被胡进反过来劝慰自己,不觉有些啼笑皆非。
想起自己第一次进京,还是一个青葱少年。
如今进京,似乎已经是家常便饭,早就失去了当年对燕京的倾慕与好奇。
他在心里感叹岁月无情,不禁萌生出人生短短几个秋的感慨。
燕京对华夏人来说,就是心中的一块圣地。
从政的,谁都梦想有朝一日能踏足燕京,主宰天下。
从商的,功成名就之后,都愿意将落脚地放在燕京。
这是一个寻梦之都,处处充满了机遇。
这也是一个斗争之地,挑战无处不在。
二十年前,许一山第一次走进胡进家时,看见眼前是一座灰不溜秋的四合院平房,一度还以为胡进也只不过是一个寻常人家的孩子。
现在他才知道,在燕京能拥有一座独立四合院的人家,非富即贵。
这座不起眼的四合院,显得低调而奢华。
院子里的每一个人,一个个气度不凡,举止落落大方。
即便是一位女佣,无论的容貌还是修养,都能看出来与普通人有着极大的区别。
胡进托病,已达半年之久。
若是换了常人,早该让位他人了。
然而他,依旧稳坐在中原省的大位之上,居然没有一个人质疑他的身体是否真的健康。
与燕京委员失之交臂,被胡进视为奇耻大辱。
这不仅是将他排除在权力圈子之外,更是向他传递了一个危险的信号。
以胡进高傲的性格而言,他绝非是一个愿意接受现实的人。
他不甘于失败,必然会奋起反抗。
那么,剩下的将是残酷无情的斗争。
胡进的对手已经正式浮出水面,如果说,过去的传说还只是欲抱琵琶半遮面。
那么,现在已经将传言的面纱彻底撕开了。
梁国明顺利进京,就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他们两人的斗争,出现了梁胜胡败的局面。
胡进以身体健康为由,托病在家深居浅出。
他企图以这种无言的抗争来表达他内心的愤怒与不满。
胡进之所以敢这样,在于他背后的力量并没有偃旗息鼓。
他们还在寻找机会,妄图翻盘。
事实上,胡进确实还有翻盘的希望。
尽管翻盘预示着潜藏巨大的风险,但他显然不会放弃。
在讨论茅山免费医疗制度取消的问题上,胡进直指梁国明是此事件背后的始作俑者。
胡进直言不讳地说道:“老许,说真心话,别说他梁国明,就是我本人,这些年也对你心存嫉妒与不满。”
许一山吓了一跳道:“老胡,此话怎讲?难道我做了对不起你们的事?”
胡进摇摇头道:“倒不是你做了对不起我们的事,而是你这几年锋芒太露了。
别的不说,就拿茅山免费医疗这件事来说,这本身就是石破天惊的一件大事啊。
多少人知道这是一块不能碰触的隐痛。
你以为没有人像你一样?其实,很多人是空有想法,却没勇气去做啊。”
许一山解释道:“这本来就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而且我们财政的实力,完全能够满足推行这个制度的需要。
为什么我们就不去做呢?”
胡进似笑非笑道:“老许啊,你还是不成熟啊。
不推行,肯定有不推行的理由。
我们人多,不像国外一些国家,一个国的人口还不够我们一个省的人口多。
船小才好掉头嘛。
我们船大,每走一步,都是步步凶险啊。”
许一山苦笑道:“我就没看出来凶险在哪。”
“我问你,我们这些年一直在推行的医疗保险制度,不就是在尝试着变革吗?”
胡进道:“老许,很多事,我们不能凭着一腔激情去做。
我们要面对现实。”
胡进不说这话还好,一说,反而让许一山激动了起来。
“医保政策确实是一项惠民政策。”
许一山强压愤怒说道:“老胡,我不知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糊涂。
难道你不知道我们一直实行的双轨制吗?有人生病,不但能全额报销费用,而且还能得到一定的医疗补贴。
也就是说,看病住院非但不用掏自己的腰包,还能得到一笔不菲的补贴落进腰包。”
“反观我们的老百姓,谁家有人生病了,不像是天降大祸啊。”
许一山开玩笑说道:“医保这东西,打个比方说啊,本来一块钱的药,加价到十块。
然后给你报销八块,自己还得掏两块。
你说,这究竟是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还是悄悄从老百姓的钱包里多掏了钱?”
胡进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才叹口气说道:“老许,你的心情我理解。
但任何事都有一个经历的过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