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谁迎面遇见了刘思诚,都必须闪身站在一边,双手垂膝,背微拱,面带微笑向书记问好。
倘若有人不顾这些规矩,必然会遭到刘思诚的责骂。
轻则检讨,重则丢饭碗。
这就是门卫大叔们对刘思诚噤若寒蝉的原因。
“许书记,我们可不是告某人的黑状。
您现在随便找个人问问,看看大家是不是都希望他刘某人赶紧从茅山调走。
这个人,是瘟神呢。”
许一山哭笑不得,他实在是想不通刘思诚究竟是用了什么手段,让他在短短的一段时间就惹起了一个县的人们的公愤。
“许书记,你可能还不知道,汽车零配件公司有消息说,人家被逼得要闭厂了。
还有,茶油厂的日子也不好过。
刘某人下了命令,全县茶籽统购统销,不允许私人直接卖给茶油厂。
谁敢违反规定,既要拘留,还要罚款。
搞得现在油厂没原材料生产,机器都停了一半。”
“还有,他把云雾山村的人都赶下了山,又不给人地,这不是明摆着要活活饿死别人吗?”
门卫们越说越激动,他们说着说着红了眼圈,叹息着道:“我们茅山就是命不好,眼看着要过上好日子了,马上又要重回过去。
没办法啊,谁让我们茅山遇到这么个瘟神呢?”
许一山一直在安静地听他们说话。
他一直不打断他们的话,就是想从他们嘴里听到最真实的现在茅山。
县委大门口的门卫,有着一般百姓所不具备的条件。
他们是相对于接近权力中心的一群人,县委领导的一举一动,他们都了若指掌。
他们又都来自社会最基层,深谙民间一切了然于胸。
因此,许一山丝毫不怀疑他们的抱怨。
因为他知道,他们反应的恰是来自民间最强烈的声音。
突然,一道灯光射了过来,门外进来一个门卫,匆匆说道:“小袁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