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什么时候公布屯田,倒不是说冀州人立刻就会造反,一道屯田命令暂时还不能改变局势,豪门大族不会随意改弦更张。
河北高层都出身豪门,中低阶军将官吏都是小家族出身,曹操执行的是唯才是举的政策,本身就对小门小户有利,就怕终止屯田之后中底层官吏躺平,军队基层骨干观望。
只需要一次战败,观望的人就会变多,支持会逐渐变少,等某一时刻达到临界点,豪门大族也会选择放弃。
就算豪门大族不离不弃,战争拖延下去厌战情绪高涨,豪门大族毕竟是外人,说不定会产生接受曹操领导没什么不好的想法,那时即便再有不甘袁氏也无法翻盘。
想打赢曹操只有一个办法,整合三兄弟全部的力量,恢复过去袁绍时期的状态,不能各干各的,从划拨到生产从计划到实施,政出一门集中力量才能干大事。
两兄弟都有现实困难,现在需要的是时间,想办法转移曹操的注意力,在外部制造足够大的压力,曹操不敢冒险公布终止屯田,只要能拖延到明年,应该足够冀州整合青州。
先,联络徐州昌豨,官渡之战后他和曹操和谈,可心里始终属于反曹阵营。
其次,汝南是袁氏的故乡,袁术又经营淮南多年,当初刘馥占据淮南时收揽了陈简、梅乾、雷绪等人,这些人还留在淮南颇具实力,派出使者说服他们骚扰豫州很容易。
第三,命令郭援不要停在上党招兵了,利用现有兵力不顾一切猛攻河东,务必吸引曹操的注意力。
有这三点兄弟俩还是觉得不够,主要是没有一个人分量足够大到吸引曹操。
刘琰突然插了一嘴:“我让史路去联络刘备出击南阳。”
兄弟俩一致称善,曹操这次南征只有刘备没有败,还守住了新野,刘表思来想去还得执行老政策,张绣没了就扶持刘备,将樊城以北都划给了刘备用以抵挡曹操。
刘备新得了地盘,正好借着曹操回师打个反击,好证明刘表没有白给地盘,从新野出击威胁南阳,以刘备的声望,曹操想不重视都不行。
袁尚在史路和牵召两人之间犹豫,这俩人和刘备都熟络,从人生过往和现有资历看,牵召显然更合适些。
思来想去还是定下史路前往,牵召还要带骑兵少他不得出力,大不了让刘琰给史路加上一个度辽将军主簿,这样分量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