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汤,见她进来,连忙将碗放在桌上,用围裙擦着手,脸上堆满了慈和的笑容:“可算回来了!宫里的宴席定然丰盛,但我们想着,这除夕夜,总得在家里再吃一口团圆饭才算是过节。我和瑞哥儿方才随意垫了垫肚子,就等着你呢!”
白未晞的目光扫过屋内。那张平常吃饭的旧木桌上,此刻已摆了好几样菜式:一碗撒了葱花的鸡汤,一盘腊肉蒸芋艿,一碟清炒冬蔬,还有一小壶显然是为过节准备的、温在热水里的村醪。菜式简单,却透着家的精心与暖意。桌角还放着一小盘芝麻糖和柿饼,是年节里应景的零嘴。
银骨炭在盆里烧得正旺,噼啪作响,将整个屋子烘得暖融融的。宋周氏拉着白未晞在桌边坐下,宋瑞忙不迭地给她盛饭、舀汤。
“未晞姑娘,快尝尝这鸡汤,我用你之前带回来的山菇炖的,炖了一下午呢!” 宋周氏热情地招呼着,又将那盘腊肉往她面前推了推,“这腊肉是赵婆子家自己做的,味道正,你多吃点。”
宋瑞也兴奋地问:“未晞姑娘,宫里是什么样的?是不是特别大,特别亮堂?陛下和皇后娘娘……是不是跟画上的人一样?”
白未晞接过宋瑞递来的汤碗,指尖感受到陶碗传来的温热。她看着眼前这对母子殷切而单纯的笑容,听着他们絮絮叨叨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话语,脑海中却浮现出紫宸殿的琉璃灯盏、瑶光殿的锦帷绣帐。
她低下头,小口地喝着鸡汤。汤味醇厚,山菇的鲜香完全融入了汤里,暖意顺着喉咙滑下。
“嗯,很大,很亮。”她回答了宋瑞的问题,语气依旧平淡,却并未敷衍。
宋周氏又给她夹了一筷子菜:“在家里吃饭才舒坦。宫里规矩大,吃东西怕是都放不开。”她絮絮地说着街坊四邻今晚如何过节,谁家放了鞭炮,谁家孩子穿了新衣,言语间满是市井小民知足常乐的欢喜。
这顿饭吃得简单而安静,与宫中御宴的喧嚣浮华判若云泥。没有仙乐飘飘,没有觥筹交错,只有炭火的噼啪声、碗筷的轻微碰撞声,以及宋周氏和宋瑞偶尔的低声交谈。
饭后,宋瑞收拾了碗筷。夜色渐深,远处隐约传来零星的爆竹声,宣告着旧岁已除,新年来临。宋周氏和宋瑞终究抵不住困意,各自回房歇息。
白未晞却并未入睡。她独自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院内那棵老柿树的枝桠在微光中勾勒出模糊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