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大夏相信,科技与人文如鸟之双翼。”我环视众人,“故今日宣布:在满剌加设立联合学院,各国子弟皆可入学,共研格物之理、仁义之道。”
满堂哗然。这个提议打破了技术垄断的传统,展现了大夏的自信与胸怀。卡尔瓦略总督最先反应过来,起身行礼:“葡国愿捐资共建,并派遣优秀学者任教。”
其他使节纷纷附和。看着他们热切的眼神,我知道,一条不同于殖民掠夺的文明交流之路正在铺就。
宴席散去后,厉欣怡送来奏报:北方边陲试验的灵炁改良稻种大获丰收,亩产增加五成;南方新建的医馆用方舟医术治愈了数千疟疾病人;而最令人欣慰的是,科举新设的“格物科”报考人数首次超过了经义科。
“陛下,还有一事。”她压低声音,“锦衣卫在爪哇发现疑似林玄余党的踪迹。”
我眉头微皱。三年来,不时有关似报告,但都查无实据。或许只是商人们以讹传讹?
“继续监视,勿扰百姓。”
——黄昏·海岸独步——
夕阳将海浪染成金红色,我屏退侍从,独自走在沙滩上。眉心晶体微微发热,这是方舟在定期“联系”。自从重置系统后,每季度它都会通过灵核向我传递知识包,同时评估大夏文明指数。
这次传来的是一组农业技术:抗旱麦种、有机肥料配方、害虫防治法……都是民生急需的。看来方舟AI认可了我们这三年在伦理建设上的努力。
“陛下。”
唐若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换了身便装,月白襦裙在晚风中轻扬,恍若仙子。
“怎么不在迎宾馆休息?”
“有要事禀报。”她递上一卷竹简,“理学院刚完成的《灵炁伦理进阶》,请陛下过目。”
竹简上密密麻麻写满小楷,核心思想就一句:灵炁使用者的道德水准必须与技术掌握程度同步提升。为此,理学院设计了十二级考评体系,从“修身”到“平天下”逐级而上。
“善。”我收起竹简,“传旨:即日起,所有灵炁相关职位的晋升必须通过对应伦理考核。”
海浪轻拍沙滩,远处“灵风号”的帆影渐融暮色。唐若雪忽然轻声道:“皇兄还记得三年前今天吗?”
怎会忘记?正是那日我们从方舟归来,带着改变大夏命运的宝船与典籍。
“朕有个问题,一直想问你。”我转向她,“若当日朕选择基因室或火种库,你会如何?”
“臣妹会以死相谏。”她毫不犹豫,随即莞尔,“但我知道皇兄不会。因为您心中有‘帝王之心‘。”
帝王之心……这个词自从方舟归来后,时常萦绕耳边。朱弘炆选择关闭方舟,是怕人类重蹈覆辙;而我选择融合三条路,是相信这次会不同。
谁对谁错?或许要百年后才见分晓。
“陛下!”传令兵匆匆跑来,“琉球急报!尚宁王驾崩了!”
老王爷终究没能熬过这个春天。我立即下旨:以亲王礼治丧,太子亲往吊唁。这个忠诚的藩王,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保管的蓬莱图引发了怎样的风云变幻。
“要启用方舟的延寿技术吗?”唐若雪轻声问。这是我们从方舟带回的最高机密之一。
“不。”我摇头,“生死伦常,不可轻变。除非大夏面临存亡危机,否则那些技术永远封存。”
这决定或许残酷,但正如《灵炁正典》所言:有些界限,一旦跨越,就再也回不去了。
——三日后·舰队启航——
泉州港万人空巷。十二艘新式宝船整装待发,将分别前往印度、阿拉伯、非洲乃至欧洲。每艘船都载着大夏特产、典籍和善意,还有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