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快速浏览。信中内容狂妄至极,扬言要“踏平台州,活捉夏帝”,字里行间充斥着对“软弱大夏”的轻蔑。然而,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信中提到的“新式战船”和“铁炮队”——倭国似乎掌握了某种改良的火器和更先进的造船技术。
“有意思。”我冷笑一声,将密信递给厉欣怡,“看来倭国是把朕当成了软柿子,想来捏一捏。”
厉欣怡看完密信,柳眉倒竖:“狂妄!区区倭国,也敢口出狂言!陛下,臣建议立刻加强沿海防御,同时派出水师精锐,主动出击,打乱倭寇部署!”
唐若雪却面露忧色:“皇兄,倭寇此番有备而来,其‘铁炮队’据传射程远超寻常火铳,新式战船也更坚固迅捷。我军水师羸弱,恐难正面抗衡。臣妹以为,当避其锋芒,固守待援,同时加紧改良我军的火器和战船。”
我沉思片刻,目光在两位重臣之间游移。厉欣怡主张主动出击,以攻代守;唐若雪则倾向于稳妥防御,技术制胜。两种策略各有优劣,关键在于如何平衡。
“传令!”我最终决断,“全军加速前进,务必三日内抵达台州!命陈芝儿加强沿海烽燧预警,但暂不出海迎敌。另,飞鸽传书回京,命工部即刻调沈墨南下!带上他改良的所有火器图纸和工匠!朕要在台州打造一支能抗衡倭寇‘铁炮队’的新军!”
“陛下圣明!”两人齐声应道。
御辇继续前行,龙旗猎猎作响。远处,海天相接处,隐约可见几缕黑烟升腾——那是陈芝儿肃清残寇的战场。
更东方的海平线下,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倭国的战船,德川义昭的野心,以及那神秘的“铁炮队”和“新式战船”,都在等待着与御驾亲征的大夏皇帝一决高下。
但我心中毫无惧意,只有熊熊燃烧的战意。蛇盘岛的胜利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较量,将在更广阔的海洋上展开。倭寇以为大夏软弱可欺,朕就用铁与血,让他们知道,犯我疆土者,必将付出血的代价!
——三日后·台州府城——
台州城墙上的硝烟尚未散尽,但守军的士气已然高涨。得知皇帝御驾将至,城中百姓自发清扫街道,张灯结彩,仿佛忘记了不久前的恐惧与伤痛。当玄色龙旗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城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陛下万岁!”
“天兵来了!倭寇死期到了!”
欢呼声如同浪潮,一波高过一浪。
陈芝儿一身戎装,率领台州文武官员,肃立在城门处恭迎。她身后,拓跋宏等将领昂首挺胸,眼中满是崇敬与期待。
御辇缓缓停下。我走下御辇,目光扫过陈芝儿和她身后众将。陈芝儿明显消瘦了,眼下有深深的阴影,但眼神依然锐利如刀,身上散发着浓重的杀伐之气。
她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末将陈芝儿,恭迎陛下!台州已备,请陛下入城!”
我上前一步,亲手扶起她:“爱卿平身。蛇盘岛一战,打出了我大夏军威!朕心甚慰!”
陈芝儿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但很快恢复刚毅:“末将不敢居功!此战全赖将士用命,陛下天威所至!”
入城后,我立刻在临时行辕召开军议。巨大的海防舆图铺在中央,标注着敌我态势。陈芝儿详细汇报了当前局势:
“倭寇主力退守鬼怒群岛,据俘虏供述,其兵力约战船八十艘,武士及浪人五千余。其中有一支约千人的‘铁炮队’,装备火铳,射程可达两百步,远超我军火器。另有新式‘安宅船’,船体包铁,配有简易火炮,机动性强。”
她顿了顿,继续道:“但倭寇也有弱点。其一,其补给线漫长,粮草弹药依赖本土运输;其二,内部派系林立,浪人与正规武士矛盾重重;其三,不善陆战,一旦登陆,战力大减。”
我点点头,看向众将:“诸位有何破敌之策?”
拓跋宏出列抱拳:“陛下!末将以为,倭寇依仗船坚炮利,必会主动来攻。我军可诱其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