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直而倔强。
我看着他忙碌的背影,心中波澜起伏。柳青……一个愤世嫉俗的清醒者,一个对朝廷彻底失望的才子。
他的出现绝非偶然。他口中的“腐朽根子”、“权贵勾结”、“寒门无路”,隐隐指向更深层的黑暗。他手中,是否掌握着什么?他又是谁?前朝遗孤?世家弃子?还是……某个巨大阴谋的知情者?
“公子,时辰不早,该回去了。”侍卫低声提醒。
我最后深深看了一眼柳青的背影,将这个名字牢牢记在心中。京城的水,果然深得很。这慈济坊一行,收获远超预期。柳青,会是搅动这潭浑水的一条鲶鱼吗?
——御书房夜——
烛火摇曳。我将白日在慈济坊所见所闻,尤其是柳青此人,告知了唐若雪、厉欣怡和陈芝儿。
陈芝儿立刻道:“柳青?我马上让锦衣卫去查!京中所有叫柳青的读书人,祖宗八代都给他翻出来!”
“不可!”厉欣怡出言阻止,“此人言辞犀利,洞悉时弊,对朝廷成见极深。若贸然动用锦衣卫去查,只会坐实他口中‘朝廷鹰犬横行’的言论,更添其恶感。而且……”
她美眸流转,看向我,“陛下既觉此人有用,当以‘才’动之,而非以‘力’迫之。”
唐若雪点头赞同:“欣怡姐姐所言极是。此人既有济世之才,又有愤懑之心,恰如干柴,只缺一点火星。皇兄若能以诚相待,或可引为臂助。贸然追查,反生隔阂。”
我沉吟片刻:“若雪、欣怡言之有理。芝儿,此人暂缓调查,但需留意其行踪,特别是他与何人接触。朕观此人,心中有大不平,或许……与某些我们尚未触及的隐秘有关。”
陈芝儿虽有不甘,还是点头应下:“明白。”
这时,厉欣怡的侍女匆匆进来,在她耳边低语几句。厉欣怡脸色微变,随即恢复平静,对我道:
“陛下,‘听雨楼’那边有消息了。那封威胁信,虽查不出具体来源,但传递信件的渠道,指向城南一家不起眼的当铺。而那家当铺背后……隐约有江南盐帮的影子。更重要的是,盐帮在京城的联络人,近几日与兵部武库司的一个书办,有过秘密接触。”
“兵部武库司?”陈芝儿眼神瞬间锐利如刀,“郑怀远的地盘!”
线索似乎开始串联了。江南商帮的抵制、匿名威胁、兵部武库司的官员、陈芝儿正在调查的唐丞相旧部郑怀远……
“郑怀远……”我敲击着桌面,“芝儿,你的重点,可以放在此人身上了。查他的钱袋子,查他的关系网,更要查清楚,他经手的军械,有没有不该去的地方!特别是……和北边有关的!”
“遵旨!”陈芝儿眼中燃起战意。
几乎是同时,窗外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夜枭啼鸣——这是陈芝儿手下锦衣卫传递紧急消息的暗号。她快步走到窗边,片刻后回转,手中多了一根用油纸仔细包裹的、染着暗红血迹的弩箭箭头。她的脸色凝重得可怕。
“陛下,北边刚用鹞鹰送来的,加急。”她将箭头连同包着的油纸放在我案上,“我们在北狄境内活动的探子,截杀了对方一个信使,从他身上搜出来的。这箭头……您看看。”
我拿起那枚冰冷的箭头。形制特殊,三棱带血槽,精钢打造,寒光逼人。更重要的是,在箭头的根部,靠近箭杆连接处,有一个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錾刻印记——那是一个小小的、扭曲的篆体“夏”字,旁边还有一组编号!
这分明是大夏边军精锐斥候营专用的制式弩箭!
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椎窜上头顶。北狄信使身上,竟然带着大夏边军制式弩箭!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派出去的探子,是被自己人泄露了行踪,甚至可能是被自己人配合北狄截杀的!更意味着,北狄大军之中,很可能混入了装备精良的……“自己人”!
“郑怀远……兵部武库司……”我盯着那枚染血的箭头,声音冷得像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