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条件根本不可能,大英博物馆里的大夏文物有两万多件。
其中很多都是镇馆之宝,英国人死都不会还的。
杰克逊知道没戏了,但还是不死心。
“陈先生,你这是强人所难。”
“强人所难?那你们凭什么要我们的文物。”
陈峰的语气变得严厉。
“杰克逊先生,回去告诉你们的理事会。”
“大夏的东西,只能放在大夏。”
“谁都别想拿走一件。”
话说到这份上,杰克逊知道没有回旋余地了。
他悻悻地上了快艇,离开了。
刚走没多久,又来了一批不速之客。
这次来的是几个穿着考究的中年人,一看就是成功人士。
带头的陈峰认识,是国内最大的拍卖公司老板,姓马。
马老板上船后,第一句话就是。
“陈先生,我代表国内收藏界,想跟你谈谈。”
“谈什么。”
“这批文物的商业开发。”
马老板拿出一份计划书,厚厚的一本。
“我们计划成立一个基金会,专门运作这批文物。”
“通过展览,拍卖,授权等方式,实现价值最大化。”
“预计年收益能达到十亿。”
十亿的年收益,确实很诱人。
但陈峰知道,这些商人就是想借文物赚钱。
至于文物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根本不在乎。
“马老板,你这个计划很宏伟。”
“但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
“这批文物已经属于国家了。”
陈峰指了指王将军。
“军方已经接管,任何商业开发都需要批准。”
马老板早有准备。
“我们已经跟相关部门沟通过了。”
他掏出几份文件。
“文化部,商务部,都原则同意。”
“只要你点头,项目马上启动。”
陈峰接过文件看了看,确实有几个部门的公章。
但都是原则同意,没有具体批准。
这种文件,其实就是个态度,真要办事还得重新走流程。
马老板以为陈峰被唬住了,继续游说。
“陈先生,你是打捞的功臣。”
“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
“基金会可以给你百分之十的股份。”
“一年就是一个亿的分红。”
一个亿,对普通人来说是天文数字。
但陈峰不为所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