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高处时,李星云语气坚定。
「哦?何以见得。」
见这位圣上有言,李存孝也是饶有兴趣的问道。
「这些诸侯一定要死,但绝对不能死在魏州。」
「死在魏州,你就成了众矢之的。」
「各方继任者想要稳固所部,一定会以你为目标。」
「报仇就成了他们的口号,到时各方联合,打的就不是朱温,而是你了。」
李星云牟定,李存孝一定在魏州之外,甚至是接近朱温势力的区域安排了埋伏。
等这些诸侯经过,就伪装成朱温所为。
如此行动,不仅弄死了这群不听话的诸侯。
又把仇恨引向了朱温。
甚至这些诸侯一死,群狼无首,各方内部首先就要经历一次内乱。
争头名丶争上位,各方最少也要乱上几个月。
这个时间霸府军早已经打下中原了。
这位根本不在乎什麽诸侯联合,他信的只有自己。
李星云清楚记着,张子凡之前说过,这位大柱国完全可以凭藉一己之力讨伐朱温。
之前失败,只是不想其馀诸侯坐拥渔翁之利。
可现在不同了,只要各方内乱,李存孝就能乱中取正。
并以最快的速度拿下中原。
至于威胁最大的晋国和歧国...
李星云看的明白,李存孝是特意放走的李嗣源。
等李嗣源回到太原,也必定会和那位李克用的独子争夺整个晋地。
两方内战,歧王又在李存孝手中,可以说后顾无忧。
天下大势也都由此人一力翻动。
甚至借这登基大典,算计了所有人。
「圣上思维敏捷,推断丝丝入扣,更凭一角窥探全局。」
「臣佩服。」
李存孝这句话倒是真心,李星云只是困在牢笼里的笼中鸟。
所获信息不过寥寥。
可就是凭藉这一点信息,他却推断出了李存孝的大部分计划。
属实有点天赋。
其实这谋划巧妙当不上。
只是李存孝利用了他与其馀人不同的思想。
在这古代王朝内,每个人从小接受的思想就是忠君爱国。
哪怕是手握最强武力的袁天罡都不例外。
面对诸侯,他能想到的居然是利用一个龙泉宝藏,引起诸侯内乱。
从而牵扯布局。
却不想着更为直接的方法。
或许袁天罡也想到了,只是几百年的固定思维让他忽略了这部分。
但李存孝不同,他似皇权于无物,心中对什麽君臣礼法没有一点尊敬。
他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如何融入?更如何接受?
他天生就是一个注定谋反的人。
所以当面对这些诸侯时,他想到的不是周旋丶调和,而是直接打杀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