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那天起,元梓雯每天都会来。
她总会带一些宫外的小玩意儿。
有时候是一小包炒栗子,有时候是几块桂花糕,还有一次,她带来一个捏得歪歪扭扭的糖人。
姜原雅从不问她是怎么进来的。
她只是默默地收下,然后吃掉。
元梓雯话不多,大多数时候,都是姜原雅在说。
她给她讲宫里的秘闻。
“看见那口井了吗?我五岁那年,父皇最宠爱的丽妃,就是从那儿跳下去的。”
“我皇兄,就是当今的圣上,他小时候最怕打雷,每次打雷都要躲到我母后的怀里哭。”
“我以前…也喜欢吃桂花糕。母后做的,比你带来的好吃。”
她用最平淡的语气,说着那些或血腥或温情的过往。
元梓雯就安安静静地听着,偶尔递上一块点心,像是在安抚一只受了伤却假装不在意的猫。
今天是七夕。
宫外应该很热闹。
姜原雅坐在窗前,能听到远处隐约传来的丝竹声。
元梓雯今天来得晚了一些。
她不仅带了吃的,还带来了一盏小小的兔子灯。
灯是自己糊的,有些笨拙,但里面的烛火很亮。
“外…外面都在放灯。”元梓雯把灯放在桌上。
“嗯。”姜原雅应了一声,没什么兴致。
两人相对无言。
许久,元梓雯才小声开口。
“他们说…今天晚上,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会见面。”
“傻话。”姜原雅的语气有些冷,“不过是骗痴儿的故事罢了。”
“可…可是他们…等了一年呢。”
姜原雅转过头,看着元梓雯。
烛火在她的脸上投下柔和的光。
“一年就能见一次,已经很好了。”姜原雅轻声说,“这宫里,多的是一辈子都见不到想见之人的。”
元梓雯不说话了。
她从食盒里拿出一块玫瑰酥,递到姜原雅嘴边。
“吃…吃点东西吧。”
姜原雅看着她,没有动。
元梓雯的手就那么举着,有些固执。
终于,姜原雅张开了嘴,将那块玫瑰酥吃了进去。
花香和甜味在舌尖化开。
她咽下点心,忽然开口。
“新皇的耐心不多了。”
元梓雯的手僵在半空。
“我怕是…活不过这个秋天了。”姜原雅的语气很平静,平静得吓人。
元梓雯的嘴唇动了动,眼圈先红了。
“殿…殿下……”
“别哭。”姜原雅反而笑了笑,“没什么好哭的。”
元梓雯吸了吸鼻子,把眼泪憋了回去。
她放下食盒,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
“殿下,我…我们出去玩吧。”
“出去?”姜原雅自嘲地看了一眼四周,“怎么出去?”
“我…我有办法。”元梓雯急切地说,“就…就今晚。”
她从布包里拿出工具,又展开了一张新的画皮纸。
“我…我给殿下画一张新脸。”
这次,她没有对着姜原雅的脸画,而是凭空下笔。
笔下的容貌很普通,是那种丢进人堆里就找不出来的寻常女子模样。
画好后,她将那张薄如蝉翼的皮递给姜原雅。
“穿…穿上它。”
姜原雅接过那张皮,触手冰凉柔软。
她将皮覆在脸上,一种奇异的感觉包裹了全身。
她低头看自己的手,还是那双手,但感觉又有些不同。
元梓雯拿出一面小铜镜。
镜子里的人,陌生又平凡。
“这……”
“殿下别怕。”元梓雯又从布包里拿出一卷空白的画轴,在桌上铺开。
“这是…长安画卷。”
她提笔蘸墨,在画卷上落下第一笔。
是一座巍峨的城门。
朱雀门。
随着她的笔尖移动,城门下的街道开始延伸,两侧的商铺、酒楼、茶坊一一显现。
姜原雅闻到了一股烟火气。
是烤羊肉串的孜然味,混着糖炒栗子的甜香。
她听到了声音。
小贩的叫卖声,孩子们的嬉笑声,车轮滚过青石板路的咕噜声。
元梓雯的笔尖点上了一盏盏灯笼。
于是,偏殿里的烛火摇曳了一下,整个房间都被温暖的灯光笼罩。
姜原雅一阵恍惚。
再回过神时,耳边的喧闹声变得无比真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