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间拉近距离,一记迅若奔雷的刺拳直取景渊面门。
这一拳简洁直接,带著拳击特有的爆发力,却又融合了某种更流畅的发力技巧。
景渊微微侧头,拳风擦著耳际掠过。
比安卡一击不中,攻势如潮水般连绵不绝。
左勾拳!右摆拳!低扫腿!
她的攻击如同狂风暴雨,风格在瞬间切换。
前一秒还是刚猛直接的拳击,下一秒就可能变为柔术的缠抱与摔投,试图破坏景渊的重心。
当景渊试图以巧劲化解时,她又瞬间转化为马伽术中凶狠的近身肘击与膝撞。
擒拿锁技更是信手拈来,看著柔软的双手如同钢铁钳锁般扣向景渊的关节。
她的格斗术没有固定的流派框架,却將各种格斗技巧融为一体。
面对比安卡这融合百家、凶猛迅捷的攻势,景渊却显得异常沉稳,
他的身形在方寸之间挪移闪避,每一次移动都恰到好处,以最小的幅度避开最致命的攻击。
而与比安卡的对战中,他施展的,正是家传绝学一一寸心拳法!
这套拳法,据大伯所言,乃是脱胎於神州古老而神秘的“太虚剑气”的剑形招式。
化剑为拳,取其神意。
其核心在於“寸劲”与“心意”的合一,讲究“方寸之间,心意所至,劲力自生”。
在景渊手中,这套拳法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
刚柔並济,隨心而转!
刚时如霹雳惊雷!
“寸劲开天!”
拳出如炮,肘击似锤!
与比安卡硬撼时,他的拳头爆发出惊人的穿透力,震得比安卡格挡的手臂隱隱发麻。
其势如山崩地裂,沛然莫御!
柔时如清风拂柳!
“寸劲云嵐!”
当比安卡以柔术缠抱或擒拿锁技袭来,景渊的手臂、腰身仿佛瞬间失去了骨头,变得滑不溜手他总能以毫釐之差避开关节要害,或以巧妙至极的圆转劲力,將比安卡沛然的力量引导、卸开,如同水流遇石,分而化之。
攻守转换更是羚羊掛角,无跡可寻。
前一瞬还在卸力化解,下一瞬心意一动,寸劲勃发,指、掌、拳、肘便如毒蛇吐信,精准无比地攻向比安卡攻势衔接时那稍纵即逝的、微不可察的“不谐”之处。
或是重心转换的瞬间,或是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或是发力角度那极其微小的偏差。
“啪!”
景渊並指如剑,在比安卡一记凶猛的鞭腿扫过之时,指尖如同未下先知般点在了她支撑腿外侧的环跳穴附近。
比安卡只觉得支撑腿外侧一股酸麻感传来,虽然瞬间就被她强悍的体质压制,但动作不可避免地为之一滯。
景渊到底还是技高一筹。
他对身体的控制、对劲力的理解、对战斗节奏的把握,以及对对手“势”与“力”流转的洞察,都已臻至化境。
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地点在比安卡那融合了百家的格斗术中,那极其细微、常人根本难以察觉的“不谐”之处。
比安卡打得非常吃力。
她感觉自己的每一次攻击都像是打在上或者撞在铁壁上,而景渊的反击总是能恰到好处地打断她的节奏,让她浑身不自在。
对方的动作看起来並不快,却总能后发先至,预判她的意图。
然而,这种“吃力”並未让比安卡感到泪丧,反而让她那双蓝色的眼眸越来越亮。
因为每一次被景渊点出“不谐”,她都能清晰地感觉到那个地方的问题所在,
每一次被迫中断或变招,都像是一次醍醐灌顶的指导。
她在飞速地学习。
在战斗中本能地调整著自己的发力方式、步伐转换、攻击衔接。
那些原本只是融合在一起、略显生硬的技巧,在景渊这面“完美之镜”的映照和“精准雕刀”的修正下,正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变得更加圆融、更加流畅、更加——浑然一体。
她感觉自己就像一块被投入熔炉的精铁,在景渊的“捶打”下,杂质被剔除,结构在优化,每一刻都在变得更强韧,更纯粹。
这种在战斗中清晰感知自身进步的感觉,让她兴奋得几乎要战慄起来。
“再来!”比安卡越打越好,也越打越嗨。
“不错,比安卡,”景渊的声音带著毫不掩饰的讚许。
“你的適应力和学习能力,让我忍不住讚嘆。”
他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眼神却变得锐利起来,“不过,热身结束了。”
“接下来再打,可就要上强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