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蛮子,还有不知从何处蹦出来的劳什子佛国。
半响吐出一句,“要是能再强一些就好了——
偌大的北境战场,因为北狄蛮夷暂时退军,气运屏障重新修復,终於鬆了一口气。
战后工作也在短暂的庆祝之后,迅速开展。
该休整的休整,该继续徵兵的继续徵兵,后方的粮草物资,包括武器丹药,也要儘快运往前线。
战爭只是短暂的停止。
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道理。
北狄亡我之心不死,这场惨烈的北境大战,不过只是序幕而已。
而在北境前线重新备战的时候,关於在此次北境大战中的军功,也匯总到了朝堂之上。
大量士兵在血肉磨盘中牺牲,那些曾经显耀一时的天骄,也如流星般陨落。
每一个数字,都堆满了血淋淋的人命。
连续几日,朝堂上都变得格外压抑,就连最喜欢夸夸其谈的博士,也都在这份沉甸甸的伤亡数字面前,一言不发。
“此次北境战爭,因为没有开疆拓土,所以很多军功上的赏赐——难以兑现。”
最终,还是左相李已站出来,当了这个恶人,“大夏曾经发动战爭,都会有大量斩获,无论是土地还是钱財。”
“这些斩获其中有半数会成为军功赏赐,但这一次不仅没有斩获,反而北境诸多城池都被打烂,想要继续封赏,只能从內部划拨———“
“不过数量过於庞大,想要全部兑现,不太现实——”
皇位之上,始皇帝的目光透过冕,扫过殿內的诸多大臣,最后落在李已身上,
“所有战死疆场者,都是为了大夏!”
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为最后的封赏定下了基调。
偌大的朝堂中,迴荡著他的声音,
“他们在这功劳簿上,仅仅只是一个名字,但对他们的家而言,是一家之主,是丈夫,是儿子。”
“他们为大夏牺牲,大夏怎能辜负他们的父母妻儿”
“土地不够,那就开荒!无法立时兑现,那就用银钱去抵!再不济朕亲自为他们写契书,承诺未来还给他们更多土地!”
“另外,所有战功家属,一律免税三年!”
“记住,免税是免税,不得用来充抵战功赏银!战功赏银必须要给,不能寒了百姓之心。”
“谁若是敢在这上面乱伸手夷三族!”
始皇帝的每一个字都被一旁的文书博士记下,最终要落实到政令之上。
左相李已继续说道,“启稟陛下,接下来就是立下大功者的封赏,臣与诸位大臣初擬了赏赐,
请陛下过目。”
他递上一本名册,交由大监手中。
大监將名册放在始皇帝面前的桌案上,小心翼翼展开。
“李砚知,姜諦,墨翟,稷仓,东皇星见,苏谷,赵胜,商灵真——“
名册上的每一个名字后面,都记录了杀敌人数。
那一个个动輒数万,乃至数十万的庞大数字,不仅代表了他们的滔天战功,也代表了北狄人势在必得的野望。
始皇帝看著上面一个个被划上横线的名字,眼中不由掠过一丝心疼。
这些都是未来大夏的顶樑柱,如今却过早地陨落在北境。
再多的封赏又有什么意义
始皇帝缓缓开口,
“初擬封赏,准!”
“另,斩敌过十万者,封县伯;其余一律封县子。”
“再另,各县设立战功祠,供奉当地所有为国牺牲之英灵,本地重大战功者,可单立牌位,受万民供奉。”
朝堂上逐渐躁动起来。
又是封爵,又是立祠堂。
这动作可不小。
最后,始皇帝將战功册子合上,“將此功劳簿,通传天下。”
“退朝。”
殿內眾臣皆躬身领命。
有了始皇帝最后拍板,朝廷政令迅速下发至各郡县,並严令各郡遵照执行。
很快,北境战场的详细战报,就被分发至各县张榜公布,同时各地均有教諭出面,为不识字的百姓宣讲。
原本只是因为北境战场获胜而振奋的大夏百姓,此刻也终於陆续得知,这场战爭的详细事跡。
当各地战功祠建造好,一块块战功牌位立起。
一个个陌生的名字,开始迅速为大家所熟知。
北境,断戟关,
李砚知坐镇此地,已过去一月有余。
期间,北狄人果然还时有扰边,但都不成气候,每次人数最多也没超过万人。
气运屏障没有裂缝,对方的三境强者不敢强闯,生怕如塔塔木、塔乌涂等人一样,在阴沟里翻了船。
所以派出的都是二境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