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足够的三境大方士驻守!”
一名文书博士说的脖子上的青筋都冒出来了,
“北境气运屏障已经撕裂过一次,保不齐下次就是南境,亦或是西境!”
但很快就有人反驳,“三境大方士还有用吗就连兵家魁首都陨落在北境,去再多三境大方士很可能就是送死。”
“现在內部问题同样严峻!禁地暴动,各地邪方此起彼伏,还有山匪叛军趁机作乱,
没有三境大方士镇压天下郡县,到时候边境战场还没开始,没准大夏內部就要垮了。”
太尉属官直接大声驳斥,“放你娘的屁!现在外敌才是头等大事,要不然那帮蛮夷衝进来,我大夏子民只会被屠杀殆尽!”
“那帮受尽大夏恩惠的小人,为了让自己西南,只会拼命想把大夏咬死,这样才能心安理得的活在世上!”
“內忧可以缓,但外患缓不了!”
“现在各地都有百姓和方士,自发前往北境战场,你眼晴看不到吗要是用不到,挖出来餵狗吃!”
幸亏这是在各司衙门里,要不然被外人听到,还不知要引起何等风浪。
“有气运屏障,蛮夷只有初境和二境能闯进来,到了三境就算想闯进来,也要受不轻的伤,到时候隨便一位三境大方士都能轻鬆將其击杀。”
“目前看来,北境的气运屏障问题最大,所以必须要儘可能多派军队过去,防止北狄大军再次衝进来,破坏兵魁战体,再次撕开气运屏障。”
“只要初境和二境方士足够,再配合少量三境大方土,应该能在短时间內守住北境。
”
“若能加快速度处理內部问题,再腾出人手支援北境,或许还来得及。”有另一位文书博士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太尉属官拍著桌子,“哪来的军队嗯你告诉我哪里还有军队”
“你以为四方边境的气运屏障,是只要守一处地方吗”
“一座座关卡重镇,哪一处不要有上万守军驻守”
“南境现在守军八十万,西境少一些,但也有四十万,北境最多,足足一百二十万!”
“这已经到大夏兵力的极限了,看起来多,但分散开来,兵力优势瞬间荡然无存。”
“而那些蛮夷,却可以集中力量攻击气运屏障薄弱的点,一方攻,一方守,守方註定会落入下风。”
“內部又牵扯了不少力量,从哪里找大量的初境二境方士”
“现在,只有靠三境乃至四境大方士,利用强大的力量,先解决一批蛮夷,才能让大夏缓一口气。”
“我同意徵召三境大方士,前往边境战场。”
“我也同意!”
“我同意!”
不少人都在表示支持,想要儘快形成决议,递交上去。
“一帮蠢货!愚不可及!”也有人在反对,“大夏一旦爆发內乱,无论是兵力还是顶尖战力全都散在边境。”
“到那时,大夏倾覆只在一夕之间,別等边境大战还没开始,大夏都已经改朝换代了!”
此话一出,屋中不少大臣齐齐色变,当即就有人出言怒喝,“放肆!安敢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这时,一直在默默看著眾人爭论的左相李通古伸手,制止了逐渐变味的互相攻计。
“诸位,诸位——”
左相说话,谁也不敢不给面子,眾人纷纷看过来,等待左相开口。
李通古环顾四周,“內忧外患皆不能不顾,但如今,最重要的莫过於北境战事。”
“至於內部混乱,朝廷会设立巡天司,由朝廷和钦天监一起出人,专门负责监察郡县,行杀伐之事!”
“这巡天司不需要太多人,但个顶个都要是好手,届时诸位中有人也许会被选进去,
还请莫要推辞。”
屋子里的气氛顿时为之一变。
巡天司
这是临时衙门,还是新的常事衙门
说什么监察郡县,实际上就是专门抓屠刀杀人的。
说句以暴制暴都不为过。
但这样的衙门,必然危险重重,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有性命之忧。
只是,巡天司,真能解决大夏內部的动乱吗
如果解决不了,到最后反而会让大夏越发虚弱。
李通古继续说道,“诸位接下来还是要儘快商討出调兵之策。”
“虽然各郡县都有人自发北上,但毕竟只是散兵游勇,无法与正规军队相比。”
“所以,对这些人还是不能抱以太大希望,最后的重担肯定会落在守军肩上。”
有左相定下基调,关於调动军队的事宜,很快就正式进入议题。
钦天宫,
徐祖、李砚知以及商黎,坐在桌案两侧。
徐祖看著李砚知整理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