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接触“共同梦境”的群体之一,芋头结社自然保持着活力;金鱼眼该就是溜出教室来“汇报工作”的。
要让一群中学生的课外活动具备多么强的纪律性,无疑是天方夜谭:所以兜兜知道艾喜平时主要就是[抓大放小],这个管理策略他们讨论过。
听起来模糊,其实只是处理好最有积极性,最愿意时间的几个同学,通过这些骨干进行间接管理;大部分时间就让他们自由发挥。
设计组织框架、架构人员层次和体系、建立真正的纪律和制度.虽然艾喜想做就能搞定,但兜兜觉得没多少必要,压根也执行不起来;性价比太低了。
芋头结社主要还是个以“做梦”为主的松散课外团体——
其中五六个最活跃的同学,贡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实验产出”。至少兜兜觉得,这些人可以说是在做实验,而不是单纯的玩乐——那股混杂着理性与愉悦的激情超越年龄,在电视上的科研纪录片中更为常见。
不过芋头结社出现得早,逐渐在学生中产生了权威性;随着梦的浪潮而有了些许名气。听说隔壁中学的人有了做梦的问题,也会跑来五中咨询。
梦做多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术语也都随之出现:
不知从何时开始,芋头结社的学生常常以“潜水员”自称;据说是因为每次共同做梦,就像携手入水,而海底藏着模糊又未知的光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