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
虚言猛然怒喝,少林狮吼功轰然爆发!
罡风扑面,声浪如潮!
黄裳的身躯在狂暴气劲中轰然倒地。
“吾皇...万...万....”
生命即將走到尽头,黄裳用尽最后气力喊出这句效忠誓言。
这位撰写《九阴真经》、武学之巔的一代宗师终究未能挣脱心中锁,倒在了“贪、嗔、
痴”织就的迷障之中。
武可通神,心难自渡。
原来最狠的招式,从来不在经书之中,而在人心之內。
虚言蹲下搜尸,寻得正本《九阴真经》。
与假经仔细比对,发现竟有上百处细微改动。
须知,武学修炼容不得半点差错,这等改动,足以让人功亏一或走火入魔。
手持真经,虚言心中暗付:要是把这书烧了,《射鵰英雄传》里的大侠还爭什么呢
如今剷除黄裳,高公公失了得力助手,离诛杀那囂张跋扈、一心要將他赶尽杀绝的赵宋狗皇帝又近了一步。
玄慈圆寂之前,瞩託虚言两件大事,其中之一,便是排除隱患,保全少林。
老和尚早已看透世事与人性,担心虚言未必肯再为少林尽心,故而取出少林所积的三百万两白银相赠。
玄慈深知,少林寺早已外强中乾,不负盛名,四大神僧不復存在,若无虚言庇佑,少林寺危在旦夕。
到那时,那三百万两还不知要落入何人之手,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全部赠与虚言。
他在赌,赌虚言的为人,赌虚言拿人钱財,必会替人消灾。
少林虽为天下武学大宗,香火鼎盛,田產无数,但有如此巨款,还是大大出乎虚言意料。
虚言既受厚赠,又当面许诺,自当践约。
如今,少林寺中玄寂临时继任住持之位,然寺中高手如云,寺外各方势力暗流涌动,未能尽数服眾。
虚言心知须依玄慈遗愿,速寻玄悲大师归来,方可稳定大局。
当下怀揣玄慈临终亲笔法諭,逕往少室山后达摩洞去寻玄悲、玄苦二位高僧。
藏经阁外。
鳩摩智与三大掌门、巧帮吴长风、吕章等一眾高手喧声不绝。
这些人得知虚言前日在达摩洞一场恶战后受伤,至今未曾露面,都道是天赐良机。
终究抵不过《洗髓经》的诱惑,竟又聚作一团,前来逼迫游坦之,要夺那少林镇寺之宝。
但见崑崙派掌门衣袍翻飞,朗声道:“虚言既然闭关,我等更该替他分忧才是。”
腔掌门按剑接口:“正是!游坦之若真得了《洗髓经》,岂是他一人可独享的”
眾人闻言纷纷附和,一时声震庭院,惊起檐角宿鸟。
廊下石阶旁,扫地僧正倚著扫帚打盹,鼾声轻微,对周遭纷扰恍若未闻。
游坦之手持竹帚,默然清扫落叶,偶尔抬眼望一望那群喧闹之人,又復低头继续洒扫。
群雄虽知这老僧常在阁前洒扫,只道他略通拳脚,不过看他的外貌,似乎是个寻常僧人。
至於这老僧的深浅修为到底如何,竟无一人能窥得真切。
再说那游坦之,前几日曾合围虚言能不死,都算是骇人的实力。
若是放到他们这些人去围攻虚言,怕是还没近身就已经灰飞烟灭,更別说围攻了。
崑崙派掌门振臂高喝:“游坦之!还不速速现身!吾乃新任武林盟主...咳咳...盟主之一!”
他略顿一顿,復又厉声道:“《洗髓经》乃少林至宝,岂容你私藏若肯即刻交出,本盟主自当在群雄面前为你求情,饶你不死!”
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却叫在场几位老江湖暗自摇头。
但见那人袍袖鼓盪,显是已运足內力,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
然而,他声嘶力竭的喊完,游坦之仍然不为所动,安安静静的扫地。
崑崙派掌门大冏,却又不敢越雷池半步,看了看围观眾人,又道,“你出来便罢,你若不出来,本盟主可要进去了!皆时,那《洗髓经》,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游坦之依旧在扫地。
连头抬都没抬一下。
崑崙派掌门清清嗓子,还是没敢进去,对鳩摩智道,“国师大驾,不如由国师亲自出马,降伏那游坦之。”
便在眾人喧譁之际,鳩摩智被群雄架在火上,骑虎难下。
但他身为吐蕃国师,大轮明王,纵是千难万难,又岂肯在天下英雄面前失了顏面
当下朗声长笑,声震四野:“区区藏经阁,何足道哉!”
但见他僧袍一振,宛若金鹏展翅,身形修然拔地而起。
这一纵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蕴藏著吐蕃密宗无上轻功心法,竟如一片红云般飘然越过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