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分为内城外城区,受灾区域多为外城区。
内城区的路面铺着切割齐整的石砖,路面早有各家仆人清扫,马车通行顺畅。
到了外城区,积雪厚重,有人在清理积雪,马车行进速度开始变慢。
宋烟下了马车步行。
沿途已经有各家设立的救济点,有灾民排着长队。
这救济点的位置也是有说法的,权贵地位较高的人家摆在前面,越往后地位越低。
有卫兵的人巡逻,维持秩序,也是因为赈灾迅速,灾民的状态都还不算太差。
各家救济点前都有彰显家族的姓氏,大多都是府里比较体面的管事出面。
几乎京城内能叫的上名号的都出来了。
而其他商户富户见状自然也紧跟着出面。只是他们地位低微,只能摆在外城区。
宋烟一下马车没走多远,就看到文渊公国府的点位,那里排的人最多,走近了看,竟是时敏站在粥棚后,和丫鬟一起给灾民分发粥饼。
粥是白花花的粳米粥,饼是又大又圆的白面馒头,整整三大箩筐的馒头,和三大桶的粳米粥。
这些灾民们拿到食物后,对着时敏千恩万谢,称她为活菩萨。
时敏满是同情和哀伤,鼓励他们一定要坚持,朝廷会帮助他们,文渊国公府也会帮助他们,一定会带着他们重建家园。
这话说的漂亮,顿时更引得一叠声的喝彩。
其他人家的仆从见状,眼珠子一转,回家禀报去了。
救灾是大家一起救,风头总不能让国公府一家抢了去。
没多久,各家都有主子出面,拉拢民心。
宋烟路过,和时敏对视一眼,对方面露复杂,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转过头,当没看见。
她也没上前,继续往前走。
每家的救济点现在拿出来的都是粳米白面,很少有不好的,好像是在彰显权贵们的底蕴。
宋烟一路看过来,眉头微微蹙起。
不是说这些东西不好,而是太好了。
灾祸指的不仅仅是刚发生的这几天,还有后续因灾难产生的种种问题。
如今平头老百姓,有几家是能吃的起这些精贵食物的?
而拿出这些东西的人家,又能持续几天?
继续往后走,就看到有几家救济点摆的是窝窝头和玉米粥。
站在救济点后局促的仆人衣着也不像前面那么锦衣着锻,朴素,甚至在最后一家还看到打着补丁的。
这些救济点前面,无人问津。
宋烟在最后一个救济点前停下,桌案后面的老妇人有些局促,搓着衣角,忐忑的说:
“贵人见谅,实在是家里……拿不出好东西来。”
宋烟安抚:“无事,救灾救的是灾,尽力而为。”
老妇人连连称是。
宋烟回首,看向这一路走来看到的灾民,眉头再次皱起。
这数量……与前世所见相差巨大。
而且,队伍中好些个灾民,那衣着比这妇人还要好。每个人脸上也没有什么囧困和愁苦,倒是一点都不像是灾民。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