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的,正是林不凡。
唰!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他身上。
唐松的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来了,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终于要开始他可笑的表演了。
“林不凡同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赵东来眉头微皱。
林不凡靠在椅背上,双手抱在胸前,姿态慵懒,但说出的话,却吓死人不偿命。
“我的意思是,‘死磕第一起’这个思路,本身就存在一个逻辑悖论。”
“为什么?”一个老刑警忍不住问道。
“很简单。如果凶手在第一起案件中,真的留下了致命的破绽,那你们应该在案发后第一时间就抓住他了,也就不会有后面的第二起、第三起。”林不凡淡淡地说道,“之所以会有连环案,恰恰说明,第一起案件,由于种种原因,比如巧合,比如凶手运气好,又或者,是你们警方的疏漏,导致那些所谓的‘破绽’,被碰巧破坏,或者被完美地掩盖了过去。”
“你!”那个老刑警被他一句“警方的疏漏”噎得满脸通红。
“在这种情况下,你们还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第一起案件中,就等于是在一个已经被证明是死胡同的地方,不停地撞墙。效率太低了。”
林不凡的话,让在场的大部分刑警都感到了不适。
这家伙,太狂了!
他这是在教整个专案组做事?他凭什么?
只有赵东来,陷入了沉思。
林不凡的话虽然难听,但并非没有道理。S案的第一起案件,他们已经查了快一个月了,李思思的社会关系网都快被他们翻烂了,却还是一无所获。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
“那依你之见,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赵东来问道。
“放弃单点突破,转为多点关联。”林不凡言简意赅,“把三起案件,甚至是我之前提到的,七年前的X案,全部放在一起看。不要去纠结于某一个死者的爱恨情仇,而是要从所有死者身上,寻找那个唯一的,隐藏在所有巧合之下的,必然的共同点。”
“这工作量也太大了!”有人提出异议。
“破案,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林不凡冷冷地回了一句。
就在会议室的气氛因为林不凡的这番“高论”而变得有些僵硬时,一个年轻的警员,急匆匆地推门跑了进来。
“赵队!有新线索了!”
所有人的精神,都是一振。
“说!”
“我们走访第三名死者张婷婷的邻居时,有位大妈提供了一个情况!她说,在案发前后那几天,她好几次看到一个穿着破烂,浑身脏兮兮的乞丐,在她们楼下鬼鬼祟祟地徘徊!还对着楼上女孩子的窗户,露出很猥琐的笑!”
乞丐?
专案组的成员们,眼睛都亮了。
流窜作案,目标随机,性侵,暴力……这和他们之前对凶手的部分侧写,不谋而合!
“那个乞丐长什么样?有什么特征?”赵东来急切地问道。
“大妈说,那人大概四十多岁,又高又壮,头发很长,乱糟糟的,看不清脸。对了,他手里,总是拄着一根很粗的木棍!”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