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军主帅的交锋,所有人都在关注。
冒乎史奇一死,战场上立马响起杂乱的喊叫。
突遭埋伏加上主帅身死,让北蛮一方的阵形直接崩盘。
开始只是有人从外围撤退,没过多久就变成了大面积溃逃!
任凭其余將领如何喊叫约束,依然挡不住大势倾颓。
蛮兵溃不成军的同时,剑岭军却士气大振。
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剑岭军正有条不紊的收割著蛮军,不断扩大战果。
宇文御和罗平边各自带队衝杀了几次后,这场伏击终於落下了帷幕。
……
“周毅,十八,男,平安府安邑人士,长信侯前世子……”
刚刚扎好的军帐內,宇文御看著手中的户籍文书神色复杂。
“或许君上当时也没想到,隨手一步閒棋能有如此……”
此时,帐外突然传来动静,隨著卫兵稟报后,周毅推开帐帘缓步入內。
“属下参见指挥使大人。”
“嗯,坐吧。”
宇文御指了指两侧议事时,军中各將官坐的杌凳。
“谢指挥使大人。”
周毅有些受宠若惊的坐下,他刚才还在军计处统计军功,突然就被叫了过来。
“你在军中的表现不错,数次上战场都斩获颇丰,並且修炼天赋极佳”
“……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无需紧张。”宇文御指了指桌上的文书道:“我这次来,是想收你为徒。”
“”
周毅闻言顿时一惊,不过很快反应过来道:“承蒙大人抬爱,毅何德何能……”
“因为你是长信侯的前世子!”
宇文御知晓此言有些突兀,旋即打断周毅的话。
而后解释道:“三年前被人诬陷发配充军,难道就不想回去,夺回本该属於自己的位置吗”
“你以为长信侯府放过你了你入营的第一年,前来刺杀你的人不下数十波,只不过都被我处理掉了。”
说到这儿,他略微沉默,才继续开口道:“我实话跟你说吧,三年前从你刚入营时,我就收到了一个人的信,下令让我保你在军中的安全,你猜这个人是谁”
宇文御说著,目光隨即看向了神色思索的周毅。
片刻后,周毅缓缓的吐出两个字。
“魏王”
原身母亲死的早,母族又没什么势力,父亲当初能冷眼旁观就更不用说了。
从利益的角度出发,若有人惦记他这个前世子,那一定是盯上了长信侯府,想藉此做些文章。
以原主的记忆细节,周毅分析出魏王是最有可能出手的人。
其次,宇文御说的是下令!
能一纸书信就命令边关大將,哪怕是魏国丞相也不可能,能做到如此地步。
“聪明是聪明,不过你得称呼君上。”宇文御认真的说道。
“或许是从高位骤然跌落,让你缺少了对上位的敬畏,將来得好好学学。”
说完,宇文御从怀中取出一封信,递给了周毅。
“隔墙有耳,阅后即焚。由来、选择皆在其中,你自己看吧。”
周毅接过信封翻看后,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信上內容並不多,大致意思就是魏王和长信侯关係並不融洽,打算支持自己这个前世子继任长信侯爵位。
准確的说,是魏王和国內藩镇势力不融洽。
之前提到过,此世类似於前世的春秋战国时代,列国伐交频频,诸侯爭霸。
或许是受到这一点影响,魏国的国家制度,也是分封和集权共存的过渡阶段。
魏国建国之时初,除开各地府、郡、县三级直属中央外,还分封了四公八候,共计十二个藩镇,坐镇边疆。
最初这十二个藩镇確实做到了据守一方,以为藩屏。
但隨著时间流逝,魏国的领土逐渐扩张,这些藩镇的势力也愈发膨胀。
割郡为自地,收取封郡租税,甚至自行选用封郡中的文武官员,儼然已经成了国中之国。
现任魏王上位后,一直想削弱各大藩镇的势力,但又无什么理由插手。
十二藩镇不容小覷,魏国周遭的各种势力也是虎视眈眈。
贸然出手,很容易引起国內动盪。
而周毅这个侯府前世子,正好就是一次破局的机会。
原本魏王只是打算拿他当做一个藉口,来试探一下各个藩镇的反应,並没有真指望他能夺回爵位。
毕竟周毅没有母族的势力,原先还是戴罪之身,无法修炼。
但没想到他能杀敌脱离罪籍,还是个修炼天才,短时间內就成了队正。
加上这次伏击之战的功劳,离升任百將也不远矣。 <
